中陽縣北城。

中陽人眼中的乞丐聚集地,中陽的平民窟。

即便這裡也算是中陽縣的交通樞紐之一,可卻並沒有誰願意在這裡停下腳步。

就彷彿在這裡多待上一刻都會比別人地上一等一樣。

可在這一天。

一切都變得不同尋常起來。

那八間相連的商鋪,在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的那一刻便齊齊開啟了門窗,掛上了嶄新的牌匾。

三家書行,三家鹽行,一家布行,一間酒樓同時營業。

開始的時候,百姓們也僅僅只是湊熱鬧一樣的過去觀瞧一下。

可是當他們看見這些商行內所出售的貨品以及貨品價格後,頓時陷入瘋狂。

旁人家的書籍,一本三百文,這裡兩本才要一百二十文。

旁人家的精鹽,一斤九百文,這裡質量更佳的只要六百文。

而布匹就更不用說,在別人家買一匹布,幾乎都能在這裡買上三匹了。

生意從一開始就無比的火爆。

僅僅是一上午的時間,下午時就進入了供不應求的狀態。

而接下來的幾日中,來到長弓滿月樓與李長恭商談批次進貨事宜的貨商更是絡繹不絕,造就了一幅火爆之極的場面。

另一邊。

雖說蔣國是聽說了東山上已經開始恢復生產,並且也已經重新將店鋪開張的訊息。

但他卻根本沒將這些事兒放在心上。

畢竟,他家老爺已經提前跟上面打好招呼了。

幾乎不等他們動手,就會有上面的人來處理他們。

但是這一連三四天過去,卻根本沒有見到任何官員下場。

更沒有看見想象當中,李長恭的店鋪再度被查封的場面。

如此之下,蔣國也是有些慌了。

他趕忙將外面發生的一切轉告給蔣高義。

而當蔣高義聽說這些事兒時,也是吃了一驚。

“什麼?”

蔣高義震驚道:“他又把書行開起來了?而且還新開了個鹽行?”

重新開書行的事兒,他倒也能預想到。

但鹽行是怎麼回事兒?

蔣高義雙眉緊鎖,望著蔣國道:“你打聽過沒有,他有沒有鹽引?”

“打聽過。”

蔣國如實回答道:“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