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女兒也開口讓自己收下,岳母這才高興的笑呵呵的收下了,女婿送給她的二千塊錢。

本就是快過年了,女婿來給丈母孃送年禮,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每年的年節中秋,女婿都是要給岳父岳母送節禮的,這是一種傳統。

年就是指過年前,節是指端午節,中秋自然是指中秋節了,以節女婿送節禮,都是買上兩斤肉,提上兩瓶酒,帶上二條煙,夫妻一起去岳父岳母家送禮,

現在兒女都走的遠了,這個傳統也就淡了,

像陳衛東這樣,送年禮的時候送給岳母二千塊錢,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更難見到了,很多人一年到頭見一次岳母,能給個二三百元,便是不錯的了。

陳衛東買的肉菜很多,在這附近的親戚都來聚餐了,非常的熱鬧,吃飯喝酒的時候,大家都來找陳衛東喝酒,,難得見一次面,在一起喝酒,陳衛東還真不好拒絕。

至於說要開車,不能喝酒,這話不管用。

“不能開車,就明天再走,這裡又不是住不下你。”

“是不是現在有錢了,看不上我們這些窮親戚了。”

“我們還想著過年去東管你家裡玩啊,看一下你買的房子怎麼樣?”

陳衛東還能怎麼辦?這些親戚太熱情了。陳衛東根本招架不住啊。

最後只能喝醉了,回東管是不可能回去的了。

睡了一覺醒來,剩下的菜還有很多,晚上繼續喝酒,不過晚上人很少了,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三個大舅哥,還有一個是姜麗表妹的老公,也是當地的土著,家人有幾套房子收租,本人是在治安隊上班。

表妹嫁的好,自然有很多人羨慕她了,人家可是本地人,家裡有好幾套房子呢!

另外達有一個是表哥,姜麗二舅的兒子,也在鞋廠工作,張麗的二舅媽,也在這邊幫忙帶孫子,不過回去老家過年去了。

姜麗父親早年生病去世了,三個兒子全在這邊,只剩下大女兒出嫁了,留在老家務農,沒有出來,她一個老人自然不會回去過年了。

大家一邊喝酒,一邊閒聊,姜麗的二哥說起自己想開個小的鞋廠,主要是從鞋廠拿貨做,請個十幾二十人幫忙做貨,賺點加工費。

這樣的小廠也就是賺點辛苦費,一年下來做的好,可以賺個大幾十萬的樣子。

二哥的路子野,在這邊呆的時間也長,認識的人也多。

重生前的那一世,二哥確實開了一家小鞋廠,聽說是和本地人合作的,也確實賺了點錢,但最後確出事了。

聽說是被人抓了,敲詐了他四十萬,最後可以說是傾家蕩產了,一朝回到解放前。

最後也嚇到了,一家三口都跑回老家去了,借錢買了臺拖拉機,幫人耕地種甘蔗,老老實實的在家裡待著了。

二哥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在華僑農場這一片混得風生水起,大家有什麼事都願意找他出主意,能幫上忙的地方,他也願意幫忙。

“二哥!鞋廠以後會越來越不行了,我不建議你搞這個,尤其是和人合夥開。”陳衛東想了想說道。

“不找人合夥幹,二哥也拿不出那麼多錢呢?”二哥恙有志笑了笑說道。

“鞋廠的生意是大不如前了,但也還可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鞋廠的工人越來越少了,貨都做不過來了,很多的單都分出去了。”

“如果我能開一家小廠,把廠裡的貨接過來做,還是很划算的,至少比打工要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