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另一條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餐廳不難,去街道辦辦個個體工商戶就行。
但要請外國廚師,就必須註冊餐飲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辦理工作簽證,還要去出入境部門申請。
儘管陳耳東社會經驗豐富,但辦理工商註冊這些流程他並不熟悉,以往都是找的代辦公司,遇到有特殊要求的他就更加一頭霧水。
這是他在和杜宇正式討論做泰餐前自己做的準備工作,除了涉外人員的招聘,他還在網上查詢了很多原材料進口的渠道。
在蘇梅的後幾天,陳耳東雖然沒有再提及開泰餐的事,但他每頓飯都把選單和菜品拍了下來,並相對應的標註了菜名,無論是上正規餐廳還是路邊攤,他一個都沒落下。
臨走前的一天,他專程帶又大夥兒去了一趟日落餐吧,美其名曰從哪裡開始從哪裡結束。
他的真實目的是老闆,因為在島上的那麼多餐,最佳美味還得數日落。
為了不讓杜宇翻譯,他提前下載了翻譯軟體,最終用假設條件確認了老闆的想法,老闆不願意去海外工作,陳耳東滿心遺憾。
康慈恩的顧慮無疑對杜宇是有影響的,他雖然和陳耳東如親兄弟般要好,但以往創業,陳耳東都有錢,不管是開格里芬鄧香香給的那一百萬還是貸款做智信達。
可這一次,陳耳東就是個純光腳,但他卻蹦噠得比誰都積極。
若杜宇還像從前那樣不管不顧真金白銀的投資,虧的可就不是原來的那個單身漢,而是他和康慈恩的小家庭。
杜宇的經濟狀況只能說比陳耳東好,也僅僅是沒有負債,家裡的老底就像旱季的河床,勉強沒過腳踝。
回錦城之後,杜宇沒有主動聯絡陳耳東,因為一旦他主動,他怕陳耳東會順著竿子往上爬,
再好的朋友,當雙方經濟水平失衡時,金錢和利益的利害關係總會成為動搖他們之間友誼的必然因素。
饒正智也心慌,一方面要應付吳嬌的指責和王陽陰冷的暗喻,另一方面也不敢過問陳耳東的打算。
他和鄒雪瑤在家閒著,手裡僅剩最後的五百塊錢,再過兩個多月又是一個季度的房租。
如果持續沒有收入,兩個月後他不便知道該怎麼辦,但他又不敢去找工作,畢竟心裡掛著陳耳東畫的餅,不吃捨不得,吃不到又心急火燎。
這幾天,杜宇和饒正智都沒和陳耳東聯絡,陳耳東自然有所察覺。
一想到兩人對他提議開餐廳的反應,尤其那日在餐館外杜宇對他所訓斥的一席話,陳耳東心知自己的確草率了,眼下不光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創業方案,資金的事他必須自己想辦法。
不同於王陽和吳嬌,饒正智是他必須要負責到底的一個人,這個年輕人被他親手拉上了自己的船,還參與了大量的工作,其他人可以不顧,饒正智必須安頓好。
陳耳東坐在沙發上冥思苦想資金的問題,他跟葉栩這兩天話不多,但也沒有冷戰,只是不那麼親暱,所以見陳耳東一個人出神,葉栩也沒有打擾他。
對於陳耳東來說,如果真要開餐廳,那將是他的最後一搏,錢的事不能問父母更不能問杜宇,他也明白去跟投資人說轉向有多麼的不靠譜,所以這幾條融資的路線他自己都給否定了。
其實他一直都知道一條路子,只是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他不敢往深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