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跨境電商的廣告,韓卿瑜也看見了,以她的商業嗅覺,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會給智信達帶來強烈衝擊。

因為玉庭小館的緣故,韓卿瑜接觸了投資圈,更有利於她獲取業內動向。

這日她正在和莊總討論開新店的事情,順便也問了問跨境電商的情況。

正巧看到陳耳東發朋友圈,就馬上叫他過來聽從專業人士的分析。

從某種角度來說,陳耳東的兩個前任,是他的福分也是他的財富。

陳耳東問:“莊總,那我們這個平臺能否拉到投資?”

“幾乎不可能,你們是地域性的電商,體量太小,而且,你們就相當於普通的淘寶賣家,寄生在別人的平臺上。”

“那我們自己開發平臺呢?”陳耳東又問。

“不好說,但這是基礎,你賣什麼不重要,平臺流量、使用者量,我們主要看這個。”

莊總給陳耳東舉了一些案例,都是小公司拿到風投後,如何高速發展成為行業翹楚。

這是陳耳東第一次和風投交流。

做慣了傳統生意的他,聽著莊總雲淡風輕地聊著以億為單位的網際網路產業,放佛穿梭到了另一個維度。

自主開發平臺,陳耳東不止一次提過,但智信達目前運轉良好,他也很長時間沒有再喚醒過這個念頭。

今日和莊總一見,使他的內心激起了不小的波瀾。

自己辛辛苦苦的進貨賣貨,好不容易有了點成績。

這大公司一來,仗著錢多,輕鬆奪取市場,令他的心血付之東流。

二人回到公司,陳耳東把杜宇叫進會議室,杜宇知道他在想什麼,率先發問。

“想做平臺了?然後融資?”

“對,照現在這個局面發展下去,我們遲早被蘇美擊垮,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拼了,蘇美也沒什麼高招,就是錢多,貨還找我們要。”

杜宇的想法和陳耳東不一樣,莊總在分享時,他也在思考。

他認為他和陳耳東都不是學計算機出身,就算要開發平臺,也是花錢外包給軟體公司。

從莊總的言語間,他似乎更傾向於自身掌握核心技術的創業者,而且他所舉出的案例,無一不是碼農出身。

“我倆都不會寫程式,花錢外包可以,那這個團隊算什麼?我們的命脈依然在別人手裡。”杜宇說道。

“招人,招程式設計師,專門給我做後臺。”陳耳東回道。

“那人家不幹了呢?我們又重新招人?核心始終都是別人再把控,我覺得不靠譜。”

杜宇還提到一點,現在公司的資金基本都在貨裡,而且馬上又要進一批貨,實在騰挪不出閒錢來開發平臺。

這次交談沒有結果,兩人意見不合,再討論下去恐怕會引起爭執,杜宇提前結束了對話。

陳耳東沒有死心,他不擔心錢的問題,因為岷江鎮馬上就拿到貸款了,這就意味著眾盟建設的所有投資款和部分利潤即將回籠。

按照他和鄧香香的協議,四億三千萬的回款,扣除各種成本,他那5%也有三百萬左右。

加上朱達許諾的居間費,他和杜宇一共可以分到三百多萬,落在自己手裡又是一百五十萬以上。

想想土地整理這幾年的波折,卻換來了如此巨大的回報,陳耳東有些按耐不住,但還是強行冷靜了下來。

他想,等拿到這兩筆錢後,自掏腰包先把平臺做出來。

但陳耳東不知道的是,此刻,一封匿名檢舉信已經遞交到了雙華縣的紀律部門。

匿名信的內容是舉報岷江鎮書記喬振華收受融資代理公司賄賂的犯罪行為。

信中還提到,喬振華現階段所收受的財物還不足以定罪,等貸款發放後,代理公司還將支付他一筆鉅款。

紀律部門沒有打草驚蛇,而是透過暗中調查,基本確定喬振華具有重大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