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杜宇,陳耳東就像得到心愛玩具的孩童般那樣高興,他告訴杜宇自己變成百萬富翁了。

杜宇從來沒有見他情緒如此外放過,想必是真的抑制不住,也和他一起開心起來,杜宇更高興的是陳耳東能和他合夥做格里芬了。

理性的人不會任由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即便是喜事。大約了蹦躂十分鐘,陳耳東恢復了平靜,他說:

“杜哥,我想讓林大器也入股,我幫他出錢。”

這不是陳耳東興奮過頭的衝動之舉,在去找杜宇的路上,他就有了這個念頭。

這次合夥不同於之前的旅行社,因為旅行社是個沒本錢的買賣,全因杜宇的關係,所以他必須要看杜宇的臉色。

而這次開餐廳,實打實的現金入股,他覺得他必須帶上林大器,因為大耳的狼狽收場,他要負主要責任。

杜宇當然沒問題,他也不想一個人佔大頭,去當所謂的大股東,只要股東們齊心協力把生意做好就行。

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陳耳東和林大器的兄弟情誼,怪不得之前在林大器的問題上,陳耳東會那麼的難以抉擇。

“那個大勇呢?你不會也包了吧?”杜宇問。

“大勇就算了,好兄弟和好朋友還是有區別的。如果以後我真的成了億萬富翁,再去幫他。”

陳耳東不是沒考慮過付華勇,但他對於朋友的分寸把握的很死很死,就像沈佩對待他和朋友那樣。

付華勇關係再好,也只能定義到好朋友的層面。他對好朋友的付出始終有限。

這是杜宇第一次聽說好兄弟和好朋友的區別,他覺得很新鮮。

他離開中國太早,社交中文不算太好,因為在形成語言習慣和口語表達最重要的12到25歲這個階段,他在美國。

林大器下班後趕來和他倆在餐廳匯合,他的心情很好,就跟去福彩中心領獎似的。

雖然陳耳東沒告訴他具體事由,但他從陳耳東的語氣中就能斷定,一定有好事。

如果說陳耳東高興如孩童,那大概是10歲的孩童,而林大器高興起來,就像是個幼兒,一直傻笑。

杜宇被林大器的魔性笑聲所傳染,也咯吱咯吱笑個不停,他說:“你倆真是夠了,要是中了美國的強力球,估計會當場暴斃!”

經過春節結伴旅遊,杜宇對林大器稍微有了些瞭解,兩人也熟絡了一些。他對林大器的評價和陳耳東一樣,長不大的小孩兒。

陳耳東忽然正經起來,讓林大器別笑了,他有話要講。

“先說第一件事,杜哥和我最近把餐廳的預算做出來,因為店面的大小和租金還沒定,這個會影響預算。等預算定了,我和林大器再來說投入多少錢。”

林大器還是傻呵呵的笑著,不斷地點頭,現在聽陳耳東說什麼他都只會笑。

“第二件事,土地整理那個專案,我也打算給你倆算一份,因為這個事在前期你們都出了很多力,你幫我瞭解政策、你陪我去玩兒泥巴,後續專案啟動,你倆肯定也閒不了,我還會有事找你們。”

陳耳東考慮的很周到,他始終明白一個道理,錢,一個人是掙不完的,幫了忙出了力的人就應該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