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陳耳東發了一條微博,內容是“不是在創業,就是在創業的路上”。以此作為27歲的生日禮物送給自己。

號稱“終結者”的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了旱澇保收的旅行團,除了泛圈兒和玉庭閣,他沒有其他事可以做,也就談不上幫客戶終結問題。

想要實現年內買車買房的夢想,對於現在的陳耳東來說似乎有些遙不可及。

在無所事事兩個多月後,杜宇想重開格里芬。他開始後悔當時為何不直接接下老店,否則何來眼下的重建痛苦。

他對陳耳東說,還是他的心理不夠強大,若是換成陳耳東,新仇舊怨一筆勾銷之後,生意照做。

杜宇準備找一些股東,他也是後來才知道做餐廳應該多找一些股東。因為不同的人,人脈不同,民以食為天,無論商務宴請還是朋友聚會都得消費,這樣每個股東都有義務為餐廳的生意賣力吆喝。

但他最想拉的人就是陳耳東,微博營銷的成功讓他又發現了陳耳東的一項才能。

雖然他沒有把握經營好餐廳,但有了陳耳東就另當別論,兩人共事的這段日子,已經培養出了很好的默契和信任。

可惜的是,還完谷家和父母的錢,陳耳東的銀行卡里已經所剩無幾。

按照杜宇的設想,新格里芬投入至少一百五十萬以上,陳耳東沒錢,也不願向父母開口。

有了杜婧的教訓,即使跟陳耳東已如親兄弟般,杜宇也不敢仗義的幫他墊付啟動資金。若是沒有之前痛苦的經歷,以他的性格,就沖和陳耳東同舟共濟的崢嶸歲月,他也能幫他把這筆錢出了。

陳耳東覺得很遺憾,有了這一年多微博營銷餐廳的經驗,如果他真的能和杜宇合開餐廳,一定能在營銷上做出貢獻。

但一想到把六十萬還給家裡後父母那激動的心情,他實在不忍心再把錢借出來。

杜宇能做的就是餐廳開了以後,把營銷交給陳耳東,讓他以這樣的方式掙錢。

會做人的好處就是,當有了好事,有人會主動提醒你,何平的一通電話讓陳耳東重新燃起了希望。

岷江鎮第二期土地整理要開始了,林大器所說的和未來規劃有關的村落都在這期整理範圍之內。

去年陳耳東曾旁敲側擊的打聽過第一期整理的工作情況,雖然他不太懂工程建設方面的事,但聽說還比較順利。

他馬上把資訊反饋給了鄧香香,鄧香香讓陳耳東快速做出調研,然後和她商議,

自打拒絕了投資第一期土地整理之後,鄧香香就一直在等待著這個訊息。

有過去年短暫的接觸,何平對陳耳東印象很好,後來退出投資時,陳耳東也詳細的向他解釋了原因,說下次有機會在合作,沒想到何平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陳耳東心心念念合夥格里芬的事,如果能拿下這次的土地整理並按照他之前的方式來做,要變現估計最快也得三年,就算鄧香香不讓他平時白忙活願意支付他一定的報酬,但這點錢也遠遠不夠入股。

陳耳東有一個想法,但要先和韓卿瑜商量。

和韓卿瑜同居以來,陳耳東發現並沒有之前和沈佩在一起時那種居家瑣碎的無力感。

沈佩會穿著睡衣貼著面膜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然後纏著他聊些家長裡短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