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兩天的實地考察和走訪,陳耳東大致把專案的運作原理搞清楚了,但這還不足以支撐他去給鄧香香彙報。
其實用BT模式做土地整理,最大的癥結還是在政府是否能說到做到按時付款,如果能確保這一點,只要建設過程當中不出大的問題,的確不失為一個好專案。
但這恰好正是陳耳東最難以確認的一點,而且牽扯重金投入,實在不能有絲毫閃失。
杜宇認為岷江鎮的財政狀況是他們這個層面很難了解到的,於是告訴陳耳東,他透過家裡人的關係去打聽一下。
陳耳東並沒有閒下來,他反覆研究雙華縣和岷江鎮的紅標頭檔案,並且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和案例,不到一週的時間,對土地整理專案已有了不少心得。
幾天後,童嶽岷讓鄧香香和他一起出席岷江鎮領導班子召開的專案說明會,鄧香香說她沒時間。
童炎炎在童嶽岷面前把陳耳東批得一文不值,老子自然相信兒子,當這個話傳到鄧香香耳裡,她並沒有做出回應,只是告訴童嶽岷還是讓陳耳東代她出席。
專案說明會不止童嶽岷一家企業,對這塊肉感興趣的人大有人在,其中還不乏本身沒錢卻想靠倒賣訊息賺錢的中間人,用錦城話說,這叫“穿穿”。
童炎炎看到陳耳東坐在會議室,大吃一驚,怎麼還是他?難道鄧香香手底下沒人了嗎?
會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年投資回報率以及投資本金歸還的方式上,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三到四年的專案週期,最後能賺多少錢,卻鮮有人提及資金安全。
有童嶽岷這樣的長輩在,陳耳東話很少,他仔細聽著每家公司的訴求。童嶽岷說只要岷江鎮能給到12%的年回報率,專案週期三年,土地整理完畢後以5:3:2的形式逐年歸還本金,他就投資。
他的回報要求和歸還本金方式是在場所有公司裡最為優厚的,他也不怕亮了底牌,如果其他公司要比著他的條件去和政府談,他還能調整。
這個會議並不能討論出結果,更不可能就讓岷江鎮選定與哪一家民間資本合作,政府的用意純粹是為了讓他們各抒己見,探聽企業態度。
第二天鄧香香讓陳耳東去她辦公室,說聊聊土地整理的事。再次踏進上次丟人現眼的辦公室,領他進門的也還是那個女秘書,陳耳東有些難為情。
不過鄧香香可沒有這麼好的記性,或者說就算有也完全可以忽略,就事論事只談眼前事,這就是年齡格局不同所帶來的差距。
“昨晚童總來找我了,政府給的條件不錯,我看了他的資金測算表和專案方案,他願意投資,我也覺得可以。”
“伯母,如果按現在的條件,我覺得不併不保險。”
鄧香香一愣,難道他看出來哪裡不對?
“如果按年回報12%來計算,三年下來,這個專案投兩億,利潤達到36%,也就是7200萬,我不知道你們的資金來源,如果按資金利息計算,你的資金成本要上浮10個點左右,也就是兩億兩千萬。”
陳耳東忽覺自己說得有點多,怕鄧香香聽不過來,鄧香香擺擺手說了句繼續。
“前三年你投入兩億兩千萬,回收完本金還需要三年,但你的回報只有前三年的每年12%,相當於整個專案完成加上資金回籠一共六年,也就說,真正的回報率一年只有6%。”
鄧香香點點頭,說:“先喝口水再接著說。”陳耳東照做,一口清香的竹葉青下肚溫潤沁脾。
陳耳東想表達的就是,看起來花兩個多億三年掙了7200萬,但實際上是花了兩個多億每年只賺了1200萬,需要六年才能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