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次創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耳東的第二次創業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開始了,這是一次沒有動機的創業,一切都更像是按照編排好的劇情順其自然而發生的。
相比成立大耳時的激動與期許,陳耳東平淡了許多,他腦子裡只裝著他即將要完成的任務。
他的感覺是自己被忽然推向了風口浪尖,就像倉促登上擂臺的拳手,不知臺下誰給他扔了一雙拳套。
他沒有告訴林大器接下來的安排,只是說杜宇要考慮一下。其實經過一晚的思考,他還是決定公事公辦,旅行社的生意和林大器無關。只是他太瞭解林大器了,如果就這麼直接告訴他,他一定接受不了。
現在林大器手裡還有些廣告的單子在做,不如先維持現狀,等杜宇把商貿公司成立了旅行團業務開始了再跟林大器談。
韓卿瑜很滿意陳耳東的抉擇,至少陳耳東不再感情用事,是走向成熟的標誌。陳耳東從新加坡回來後的這幾天,反而是韓卿瑜和他交往以來最開心的日子。
杜宇找了代辦公司跑註冊的事,把格里芬的事委託給了威廉,使自己能騰出足夠的時間和陳耳東一起把最重要的前期基礎打牢。
他和陳耳東外出談事,基本也是陳耳東主談,不過對於陳耳東來說,和杜宇搭檔又是另外一種體驗。
林大器是不會說,而杜宇是會說而不用說,他更多的作用是查漏補缺。
要選定合作的商家,可不是在錦城就能完成的,最遠要開車到九寨溝,因為那裡的購物店才是遊客消費力最高的場景。
這天,二人簡單收拾了一下,杜宇把他那輛凱迪拉克轎車和朋友換了臺豐田越野車,因為前去九寨溝路途遙遠,時至入冬,越野車的效能和安全性都更有保障。
這種差事挺美的,不用穿梭在高樓大廈之間而是欣賞沿途好風光,到了AB州境內全是開闊的草原,雖然過了最佳賞景期,但滿眼的平坦和空曠,是都市人平日裡可遇不可求的心靈歸途。
杜宇說這一路行駛讓他想起了在美國公路開車的日子,他也和陳耳東聊起了一些他自己的事。
杜宇不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雖然他對陳耳東的心機有些防備,但從另一個角度想,若陳耳東也是個心中空蕩的人,那於生意而言沒有一點好處。所以,他還是願意分享一些自己的私事,這樣可以讓彼此更加了解。
九寨溝附近有幾家大的旅遊購物店,主要銷售犛牛肉、少數民族工藝品等,這些商品都屬於大眾消費,面向國內遊客,也是他們的主要營收。但每家店都會有些所謂的鎮店之寶,比如翡翠玉器和天珠,這些商品的目標往往就是外國遊客。
之前大華的遊客來錦城旅遊,花費最多的地方就是九寨溝,傳說中豪擲百萬買天珠的就是新加坡遊客。
這幾家購物店都有各自合作的旅行社,包括之前承接大華地接業務的那家。地震後這一年多,國內遊客倒是恢復了不少,依然難覓可外國人的蹤影,購物店的老闆也一直在向旅行社打聽何時恢復境外團。
陳耳東和杜宇的到來,對於購物店來說,似是看到了財神爺,但這兩人年紀不大,而且對於這個行業來說是完全的生面孔。
寶光閣的老闆魯立恆是雲南人,做了很多年的玉器生意,他的店是陳耳東造訪的第一家,來之前便有過電話聯絡。魯立恆知道他們是來詢價比價的,但不知他們背後的旅行社是誰。
「魯總你好,我是陳耳東,和你透過電話了。」此時的陳耳東非特殊人物和場合,已不會自稱自己為小陳了。
魯立恆命人準備了酥油茶、犛牛肉乾接待他倆,當陳耳東說他們是代表新加坡大華旅社來洽談業務的時候,魯立恆的臉笑開了花。
「魯總,一個蘿蔔一個坑,
我們的大巴只進一家店,除了你,還、神龍閣幾家,我肯定是擇優合作,你是第一家,所以我們都痛快點,別把底價在迂迂迴回。」
「陳總,您到底是大華的,還是地接啊?」魯立恆必須先搞明白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