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嗟來之食(第1/2頁)
章節報錯
貢湖一號的專案最終落地,戶外廣告牌報價50萬,含13萬的製作成本,再加上給售樓部所屬小區物業的租金2萬,廣告牌的毛利達到了35萬。
在葉俊豪的安排下,貢湖一號的VI、樓書以及後續的所有設計製作也全部總包給了大耳傳媒,雙方簽訂了一個年框合同,金額68萬。
當年的房地產行業融資快捷、銷售火爆,一個個現金流充足,在廣告上的投入幾乎不眨眼皮。不像現在,去泡沫化的房地產行業江河日下,逐漸走向衰敗,大批知名房企資金鍊斷裂宣告破產,而剩下的地產商則一個個勒緊褲腰帶,難回盛世。
2007年4月,大耳傳媒搬離了商住樓,換到了一棟中檔寫字樓,面積大了不少,有兩百平米左右,陳耳東並沒有因為賬上多了幾十萬就一擲千金,換辦公室純粹是因為人員的增加,只憑他和林大器、付華勇,根本不可能完成手裡的工作。
既然擴大了規模,公司也就必須像模像樣,他們成立了設計部、策劃部和財務部,還有一名兼行政的前臺,公司的人數來到了12人,其中設計師4名、文案策劃2名、財務1名、前臺1名,陳耳東出任總經理、林大器為設計總監,而付華勇則為設計部主管,三人都擁有了自己獨立的辦公室。
此情此景若是放在創業伊始,很難想象這是在不到一年之內所發生的變化,三人的心境各有不同,特別是付華勇,幾個月前還龜縮在合租房內幹著美工的粗活,今天已經獨當一面當上了主管,還租了套一居室改善了生活條件,對於陳耳東的感激,自然又加深了一層。
搬到新辦公室的第一天,三人前往餐廳慶賀,沈佩要來,但被陳耳東拒絕了,他說今天是羅漢局,三兄弟要在一起把酒言歡展望未來,有家屬在不方便。
沈佩很不樂意,她覺得這樣喜慶的日子,自己應該參與,再者說,她對大耳傳媒的貢獻有目共睹,於公也應該有她的一席之地,可陳耳東堅持不讓她去,她除了生悶氣也別無他法。
沈佩發覺,自從大耳傳媒越做越好以後,陳耳東對她的態度也有了變化,不再像從前那般關心和黏人,雖說工作繁忙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理由,但女人是很敏感的,沈佩心中劃過一絲不安,這是她和陳耳東交往以來,第一次產生這樣的念頭。
飯桌上,陳耳東毫無疑問的成為了焦點,公司能有現在,他可謂是居功至偉。貢湖一號的單子拋開違法的環節,不得不說他的構思非常巧妙,換作其他人,這單業務就只能活在傳說中,而且在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滴水不漏,一旦露了餡,自己雞飛蛋打不說,還會把姚斌牽扯進去。
三人喝至深夜,說了很多肝膽相照的話,大耳傳媒的開頭,是一個夢幻般的開頭。
07年下半年,劉敏出差頻繁,有時一走就是大半個月,時常都是沈佩獨自在家,只要劉敏不在,沈佩就想讓陳耳東去她家裡住。
以前小兩口若是要親熱,只能在外住酒店,酒店再好也比不上家裡的溫馨和熟悉,況且陳耳東平時忙碌,白天幾乎見不著人影,二人相處的時間比之從前大幅減少,沈佩自然就想利用晚上的時間和他共處。
女人一旦無事可做,巨大的空虛就只能男人來填補,沈佩也有閨蜜,但各個都有工作,沒人有閒工夫陪她去保養和下午茶,再者說,消遣的底氣來自於錢包,可不是人人都有一個富豪老媽。
陳耳東嘗試過讓沈佩去找點事做,可沈佩不願意,一來沒有經濟上的壓力,二來她實在不願意去看別人的臉色做事。
兩個人談戀愛,感情再好也需要相處來維繫,所以很多異地戀都堅持不下去。
在陳耳東沒有工作之前,兩人除了晚上各回各家之外,幾乎是形影不離,感情自然也就如膠似漆,沈佩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陳耳東在她心裡就是第一位,對其他事情也就沒有過多的熱忱。
劉敏不在,車在家裡,每天不到下班的時間,沈佩就開著寶馬到公司去接陳耳東,很多員工都悄悄在背後議論,陳總找了個富婆。
對於這些聲音,陳耳東表面上充耳不聞,內心卻對沈佩的行為有了反感,他現在心無旁騖撲在事業上,雖然是老闆,但在廣告這個加班如便飯的行業,他更願意和員工一起並肩作戰,可每每準備通宵達旦的時候,沈佩總是如約而至,
林大器本來就是個設計狂人,他的工作範圍除了審稿和指導,自己還要去畫龍點睛,神來一筆只能指望這個總監,所以他幾乎每天加班,就算他有女朋友,也不可能像陳耳東那樣提前離開。
陳耳東雖沒有發現林大器對他不滿,但自己心裡總有一個坎,林大器加班,他回去溫柔鄉,長此以往,是否會造成一種自己是老闆而林大器是打工的錯覺,畢竟走的人是他,什麼人可以先走?只能是老闆。
陳耳東穿著沈佩給他買的居家服坐在寬闊的歐式沙發上,沙發正對面,一臺巨大的立式電視,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富人家的標配,茶几上擺滿了零食飲料,都是沈佩給他準備的,陳耳東什麼都沒碰,只是心不在焉的看著電視。
小寶臥在電視螢幕前面,擋住了所有字幕,電視裡播著一部不知道名字的古裝劇,他並不關心演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