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稻子熟了,又到了收穫的季節。

大乾有兩季稻,可是種兩季稻太趕時間了,將地裡的稻子收割,馬上就要插下早已經育好的秧苗,不然過了這個時間,第二季就沒法成熟了。

那就是所謂的雙搶。

而且,雙搶的時間,正好是一年裡最熱的時間。

最熱的時間又最忙碌,很容易就中暑。

在內地人均耕地少的情況下,一個人就伺候幾畝地,雙搶忙得過來,種雙季稻能夠收穫更多的糧食,所以很多人都種雙季稻。

可是在大小金州這樣的地方,人少地多,生產力又很落後,一個人種著二三十畝地的情況下,種雙季稻,那絕對是搶不過來的。

所以他們只種一季,這樣收割稻子的時間就相對沒有那麼緊張了。

而且稻子也不用種那麼早,可以再遲上一個月,到七月成熟,從七月收割到八月,天氣相對沒有那麼熱了。

收割完稻子,還可以在地裡種上一季油菜,綜合效益也還行。

只是在盜匪們開始偷稻子之後,到了收穫的季節,那些村民們也挺煩惱的。

有的村晚上都會讓人在村裡的土地巡邏,幾十個人走在一起巡視土地,有的人手沒那麼多,武德沒那麼充沛,只能祈禱盜匪不要看上他們的地。

在這一年,古木縣的很多村民都做了一個一樣的夢,那就是現在古木縣來了一個城隍,是一尊真神,不只是可以保護縣城裡面的人,還能夠保護城外的人。

只要是古木縣的老百姓,都會受到這個古木縣城隍的保護。

只要是供奉這個城隍的,遇上什麼事情,焚香誠心禱告,就會獲得幫助。

毫無疑問,這就是柳青使用他的造夢術做出來的事情。

不過,將這造夢術在很多村都用上了,還是沒有獲得一個信徒,甚至連一份香火都沒有獲得。

這個也不奇怪。

不是說這些村民們有著多堅定的唯物主義思想,其實他們在知道很多人都做了這樣的夢之後,還是有一些相信的。

只是,要他們去供奉這個城隍,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供奉。

神像沒有,香也沒有。

就算他們願意跑上幾十上百里路去縣城裡給這一位城隍燒香,那也不成。

因為現在城隍廟都沒有建起。

很多村都有去城裡面買生活必需品的,他們知道現在城裡在蓋道觀和城隍廟,甚至還知道了那個城隍的名字就叫做柳青。

可是他們也知道道觀和城隍廟才開始蓋,都沒有蓋起來。

——其實他們很願意給這個城隍燒一炷香的,看一看到底能不能夠保護他們。

不要說別的,能保護他們的稻子不被盜匪們給偷走,能保護他們行走在外面不會受到盜匪們的威脅,那就足夠了。

柳青當然知道他們沒有地方供奉自己,做這些事情,只不過是在他們的心裡種下這麼一個種子——古木縣來了神靈,神靈會保護他們。

想要獲得他們的信仰,首先就要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來,要讓那些人相信,自己可以保護他們。

以前柳青還沒有那樣的把握,不過現在他的神力提升了很多,他有了這樣的把握。

現在他的神力已經可以捲起百多斤重的物體,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就是他信心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