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宵後,第二天一大早的徐清風就趕回了住的客棧,就連那個花魁求他贈詩留念,都被他婉拒了。

要趕著時間回去和同伴一起出發,沒有那個寫詩的時間。

另外還有一點——昨天晚上以一闋足以流傳千古的《青玉案.元夕》奪魁,今天早上再寫一首水平很一般的詩詞,落差過大,難免會讓人懷疑他的真實水平。

還不如早一點離開。

回到客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土地爺上香。

在上香的時候,腦海裡就聽到了土地爺那宏大威嚴的聲音:

“徐清風,我若給你這科會試題目,你可有把握高中?”

徐清風又驚又喜,心中默唸:“土地爺在上,只要有題目,我保證一定考上!”

會試合格並不是進士,而是貢士。

殿試合格,皇帝欽點的前三名叫進士及第,然後還有賜進士出身,最次的叫賜同進士出身。

那些統稱為進士。

理論上,殿試可以淘汰會試合格者。

但一般情況下,殿試和會試只是名次有所變化,並不會淘汰人。

所以,會試合格基本上就等於是中了進士了。

徐清風也是參加了三次會試的人,八股文章學了二十年,也看了不少別人的文章,實力還是有的。

只是差了那麼一點運氣,每一次遇上的題目都有點偏,沒有做好功課,考場上又來不及了。

要是能提前得到題目,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完全可以把那些經義策論的文章都做出來。

所以他回答得特自信。

說這話的時候,一顆心砰砰直跳,等著土地爺把題目給說出來。

這個時候,連皇帝都不知道崔浩這個主考官要出一些什麼題,那些題還在崔浩的肚子裡,沒有跟任何人說過。

可是,徐清風知道了。

甚至連崔浩為什麼要出這樣的題以及期待什麼樣的答案都弄明白了。

這可是柳青以文廟聖人的身份在崔浩的夢境中問出來的。

有了這些情報,徐清風要是還不能高中,那就說明真的沒有那個水平,這輩子也沒必要再考了。

騎上馬出發的時候,徐清風整個人都在發呆,想著應該要怎麼做好會試的文章。

中午到了一個鎮吃飯,那些同伴都在說他在元宵詩會上勇奪詩魁的事情,有的還猥瑣的問他跟花魁共度春宵是什麼樣的感覺,甚至還問到花魁的一些細節,粉黑挺垂什麼的。

他都沒有回答的興趣,而是跟他們探討做文章的東西。

他沒有透露出和那些題目有關的任何東西,問的也只是文法義理。

眾人見他這個樣子,盡皆歎服,認為他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是大家的楷模。

有這麼一個楷模,一路上大家學習的風氣更濃了。

如此一路前進,終於在正月二十八這一天到了京城。

路上還遇上了一場春雨,在一座縣城停留了兩天時間。

那兩天時間裡,徐清風也沒有閒著,去當地的兩家書鋪買了幾本對他做文章有幫助的書,大晚上的都在挑燈夜讀。

還沒有到京城,他就把那些文章都做了出來,然後去請教鸚鵡神使,寫得怎麼樣,有沒有資格高中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