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神廟落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柳老員外的遺體停放了七天,終於下葬了。
在七天時間裡,柳青獲得的香火越來越多,神力也變得越來越強。
但是,下葬之後,神力來源驟然減少,從最高時的近兩千份香火供奉跌到只有兩三百份了,這種巨大的落差,讓柳青感覺頗有一些不爽。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習慣了大量深入的湧入,突然間減少那麼多,還真有一些不習慣。
就那兩三百份香火,還是積德行善兩兄弟強制性的命令柳家大院那些人做的。
但是,已經沒有理由讓那些人像前幾天一樣分批的捧香跪拜,提供額外的神力加持。
也不可能做到每隔一個時辰上一次香,晚上都不例外。
現在也就是一日三頓,吃飯之前上香,只不過上的香變成了長香,燃燒時間變得長了很多。
這幾天的時間裡,對線香的消耗太大了,他們買光了縣城的貨,現在都用得差不多了。
早兩天柳積德就讓家人籌備搞一個制香的作坊,自產自銷,這樣可以省很多錢。
土地廟已經開始建設。
縣裡的道觀就派了一個人帶著圖紙過來指導他們怎麼施工。
建立祠廟是有著規格標準的,必須在道宮的指導下來進行,不能超過規格。
不過,柳青這座土地廟的規格,還是超過了普通土地廟的規格。
那些每個村都有的土地廟,面積往往只有一兩個平方,屋子也比較低矮,隨便擺一個雕像在裡面,然後設有一座香爐,可以上香。
一般身高的人想要進裡面都得彎腰低頭,不然就進不去。
上香也是在外面上香。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小地方沒有那個財力建起大廟。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土地神不是多厲害的神,不值得如此重視。
柳家是整個慶州最有錢的人家,當然不可能蓋那麼寒磣一座小廟。
丟不起那人。
財力方面,柳家不缺。
主要就是土地神的級別太低了,不能享有更高規模的供奉。
但是,柳家兄弟還是給自家老父親爭來了更高的規格。
理由就是,扶風法師的敕文上面,寫的是柳青是護佑整個柳鎮的土地神。
那就不能跟村裡的土地神相提並論了。
在兩兄弟的據理力爭之下,在他們含金量很高的道理下,縣裡道觀派來指導施工的道人終於還是被說服了。
給出的規模遠超那些村級土地廟,只是稍遜於城隍廟——畢竟城隍廟最低也是縣級,一個鎮級地祇神不能僭越。
廟的面積不大,但是柳家給這座廟劃出了很大一片地方,要修一個比較大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