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陳年慘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白衣插口道:“此人可是當年人稱“小宋江”的萬寶樓?”
吳二點了點頭道:“正是......寧大俠見識果然多廣。”
寧白衣面上露出得意之色,道:“在下曾經聽家師說過,說這萬寶樓萬大俠行事端正、常有俠義之心,武林中人無不敬仰,只可惜他在黃山之巔的那一戰役中不幸罹難。聽說死得還很悲慘,面部都被一種歹毒的暗器“暴雨梨花”打得潰爛、頭都變形......,唉!當真是蒼天無眼,不佑善良之人!晚輩真是好生扼腕。”
寧白衣聽道別人稱讚自己見聞博學,滔滔不竭,將自己所知道的全部都到倒了出來。
他以為吳二莊主必定又要誇讚他幾句,是以口中雖然在嘆息扼腕,臉上卻滿是快誇我的表情。
哪知道吳二莊主此時此刻卻黯然不語,臉上的表情也不知道是愁是喜,過了半響,他才緩慢的道:
“那時只要稍微有見識的武林人士,都已知道單憑一己之力,是萬萬不可能在如此局面之中奪得{靈犀寶鑑}的,於是有好多豪傑在私底下聚集同道,組成聯盟之會,那些陰險狡詐之人,便在其中挑撥離間、無所不為;有些淡泊名利之人,本來無心去黃山之巔的,也被同門或者親朋好友請來助力,這又增加了許多人捲入了漩渦之中。”
寧白衣也不敢插話看,現場沉默了半響。
吳二莊主才又接著道:“兇狠狡詐之徒,是想奪得寶鑑肆虐天下;俠義之士,更是害怕寶鑑被惡人奪取,江湖從此再也不得安寧,每個人爭奪寶鑑的目的,雖然大布相同,但是人人都想將寶鑑據為己有,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冬至的那三天,黃山之巔居然聚集了將近三百位武林豪傑,而且都是江湖中不可一世的絕頂高手。那些武功稍微差一點的,不是還沒有道黃山便已死去,就是半途知難而退了。”
吳二莊主不但將此事說得十分簡要,而且字字有力,動人心魄。比一般的說書先生說書還要精彩。
吳二莊主四處環顧了一下,接著道:“這班武林高手,來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其中不但包括了武林七大劍派的掌門人,就連一些早已金盆洗手的大魔頭,或者一些久已歸隱的名俠也在這其中。三百多位武林豪傑集結成三十六個團體展開了連續半個月的惡戰。”
說到這裡,他不由得皺眉嘆了口氣,旁邊的寧白衣好像有什麼要說,又憋了回去。
吳二莊主嘆道:“在那半個月裡面,黃山之巔上,當真是劍氣縱橫,飛鳥絕跡。無論是誰、無論誰有多麼高明的武功,只要人還在黃山上,便休想有片刻的安寧。因為那裡四處都是強敵,八方都有危機,每個人的性命,都是懸於一線之間。自從“煙雨劍客”吃飯時被人暗算,“岐山老祖”在睡覺時失去腦袋後,更是人心惶惶,連吃飯、方便、睡覺時人人都是提心吊膽......這連續的生死搏殺,再加上心情之緊張,竟使得每個人神智都多少有點失常,平時謙謙有禮的君子,也變成了誰也不理的狂徒;“崆峒派”的掌門孫玉,五天未吃未喝,手創第八個對手後,首先瘋狂起來,居然將他平生最好的朋友“玉手道人”一劍殺死,自己也在黃山之巔的頂上跳下了萬丈深淵,最後得個屍骨無存。”
“噹!”
突然一聲脆響,何四姑聽得手掌顫抖,居然將掌中的酒杯跌落到地上,眾人聽得驚心動魄,悚然變色。
吳二莊主看著他們的神情,緩慢的閉上了眼睛,道:“這半個月惡戰之後,黃山之巔上三百多位高手最後只剩下十三個人,而且這十三個人都是身受內傷,武功再也不能恢復到往日的巔峰了。武林中絕大多數的高手,竟都命喪在這一戰之中。”
吳二莊主猛的掙開眼睛,悲慘道:“五百年來,江湖中大大小小的戰鬥,如果說傷亡之重、殺戮之慘烈,都是這一戰最重。”
說到這裡,他的眼睛裡面彷彿已經有了淚痕。落魄少年輕輕的皺起眉頭看著他。
原來這位老人就是昔日人稱“白虹長劍”吳中天;那位病床上的老人正是“智多星”魯有智,還有那位環目老人孟張飛,他們三人義結金蘭,都是黃山之巔一戰當中的生還者。昔日那慘烈的景象,他們三人到了今天每每想起,還是懼怕不已、黯然流淚。
大廳中沉默了很久。
吳中天才緩慢的道:“最可怕和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黃山有{靈犀寶鑑}此事,居然是假的,這只是個欺騙之局。我和魯有智魯大哥、孟張飛孟三第、還有華山“七絕劍”、“少林宏天大師”、“武當張少俠”、“江南沈君寶”等人,最終到了黃山之巔的藏寶之處,那時我們一十三人都已經是強弩之末,合眾人之力,方將那mi洞的大石頭移開,誰知道洞裡面卻空無一物,只有在那洞上用紅色的硃砂寫著七大大字:哈哈,各位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