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陽平關之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人。
歷任涼州從事,別駕。前年馬超與曹操潼關之戰,兵敗退回西涼。
當時曹操見此,心知馬超恐非一時可以消滅,便追擊了一會就率軍東還。
不想給了馬超機會,其率各部胡人首領帶兵攻擊隴上諸郡。各郡紛紛響應,只有冀城一郡堅持固守。
而當時死守冀城的就是這位楊阜,楊義山。
最後結果不言而語,馬超被城中豪強背刺,而後一路敗退最終投降張魯。
“將軍,此人所言不錯。當非敵人之間。”
楊阜見夏侯淵側頭來問,便回答道。
後者點頭心下也少了防備,原來剛才只是以計詐閻圃罷了。
“汝主張魯久據漢中,且漢中民眾盡為五斗米道眾,民心歸附當效死堅守。縱不敵劉備,又何以失城如此之快?”
夏侯淵對了身份,便焦急問道。
按理來說,攻城戰一方死守下,那會如此輕易丟城?
而且漢中城池不小,民心歸附人人效死,城中糧草也充足。劉備縱然勐攻,至少堅守一月綽綽有餘。
“將軍......”
“昨夜城中楊家突然謀逆,相攻於師君。師君之弟張衛救援不急,終害於楊家之死。劉備於城外率軍來攻,漢中即失。”
“然,圃雖逃脫漢中。卻聞楊家昆仲皆死於兵亂,而後劉備第二日抄斬楊家。”
“呵,劉備以為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卻如何瞞的住天下人?定是其鼓動楊家殺害師君,而後卸磨殺驢,以之作邀買人心!”
閻圃言語哽咽,向夏侯淵傾訴道。
其智力八十八九,接近一流水準。如今冷靜下來,卻是想通了其中因果。
“如此說來漢中已失,陽平關呢?”
夏侯淵對於死去的張魯沒有興趣,只是覺得這閻圃推理有理有據倒有些才學。
現在漢中既失,首要便是陽平關了。
有陽平關便可依險而守,進可攻退可守。反之陽平關若失,這次漢中之戰便可謂失敗大半。
“師君為迎曹公大軍,早撤回陽平關中守軍。圃出關北上,卻不知如今劉備是否已經派兵佔領了。”
閻圃聞言,也只能無奈答道。
“哎,陽平關失我軍卻無立足之地,只能紮營野外。大戰未起,便已失一籌也!”
“將軍,劉備新收漢中。想來就是注意陽平關,派兵而來也不一定及的上我軍輕騎快馬。”
楊阜見夏侯淵懊惱不已,卻是諫言開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