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冬十一月,曹操率大軍十萬,從濡須口南征孫權。

原本以為能打孫權一個搓手不及,不想孫權幾乎在老曹到達的同時,親率八萬兵馬北上對峙。

要說孫權為什麼反應這麼迅速,還得說道荊州。

當初劉備率三萬兵馬入川,在張昭的建議下,孫權準備背刺荊州。

可是暗中接回孫尚香,與“綁架”阿斗的事被撞破。

致使荊州方面有所防備不說,留守荊州的關張這暴脾氣也被挑撥起來了。

雖然有孔明等人勸阻,但關羽還是將他兩萬水軍,沒事拉出江夏晃盪。

孫權本就有心趁機吞併荊州,也不客氣聚集八萬兵馬,真有出兵的姿態。

這會老曹剛和馬超對了線,無暇南顧。劉備調三萬兵馬入蜀,荊州兵馬有所減少,哪還有這麼好的時機?

《天阿降臨》

要不是劉備方有孔明阻止,孫權方魯肅也在周旋,說不準就真打起來了。

雖然荊州沒打成,但錯有錯招。曹操竟然派兵攻打江東,恰好大軍北上去。

到戰雙方分別是:

曹操方

步軍七萬,鐵騎三萬。鬼知道老曹為什麼要調三萬騎兵,估計是打過江後,一路南衝打下江東。

文臣方面:程昱,司馬懿參議軍略。

武將方面:夏侯惇,張遼,徐晃,張合,于禁,樂進,李典。

孫權方

水軍三萬,步軍五萬。有水軍在,哪怕水面被凍住也不是老曹能夠突破的。

文臣方面:張昭

武將方面:陸遜,呂蒙,周泰,甘寧等人。

雙方都是頂尖陣容,但戰局卻沒想象中那麼盛大。

兩方除了小股接觸外,就沒怎麼大戰過。對峙近一月,總折損還不到兩萬人。

也是大冬天的,都不怎麼想動靜。

孫權營帳之中,諸將烤著火爐,商議軍機。

“主公,曹操與我軍對峙近一月,其軍少船。以遜之料,其軍年底之前必撤。”

自劉備娶親後,陸遜經過周瑜擔保,未被追責。

反而因能力出眾,頗的周瑜賞識。周瑜死後。魯肅接任大都督,也深愛其才。

“哈哈,若果如伯言之言善也!”孫權笑道。

以前做自己幕僚的時候,陸遜沒怎麼表現。如今時常相處才發現,這是個真正大才。

因此,孫權考慮到陸遜與自家的矛盾。

甚至在上月將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以為籠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