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夜議蜀治(第1/3頁)
章節報錯
原本的劉章府邸,如今自然換了主人。
夜宴結束,後堂之中只剩劉備與劉賢二人。
“業平,如今益州戰事已畢。但政治民生百廢待興,還請業平先粗擬個思路,為備結此大難。”
益州之戰結束,但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如何處理後續之事,是目前擺在劉備面前的首要問題。
“主公,治理地方統合戰後。賢以為,首在四點軍事,內政,中央,地方。”
劉賢想了想說道,益州畢竟是以後的基本盤之一。
甚至從戰略意義來說,更勝荊州。荊州失雖大事難為,可益州易守難攻,至少面北稱王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劉賢今後也要將零陵一切產業搬遷於此,自不可能馬虎。
荊州畢竟北有曹操,東南有孫權,抗風險能力差了些。
“哦,還請業平詳言!”
孔明助其得荊州,劉賢助其得益州。老劉可以說,現在無比盲從劉賢之語。
見他言語整潔,必然又所安排打算,趕忙請教道。
“主公,先說軍事。如今益州之軍多有蠻兵,更添有兩萬馬超所領羌騎,太過雜亂非統合不可。”
劉章投降之時,劉備有兵馬八萬,其中大部是板蠻與南中蠻。
而後劉賢北上葭萌,收攏扶禁所部降卒,又留一萬兵馬駐守。
目前成都步兵八萬,所有騎兵加在一起三萬(羌騎,西涼鐵騎,雜餘騎兵)。
益州十二郡國,守軍近三萬。
“賢意,或可取三萬精壯蠻兵組成一軍。蠻兵久涉山林,若加訓練必堪大用。”
“餘下五萬兵馬,可剔除孱弱加以統合。當剩四萬精銳。餘則自遣返回南中或川北。”
“賢意三萬騎兵幾乎皆為馬超舊部,當行制衡。當分個三部出來,由翼德馬超各統一支。餘下一支倒可增往荊州,或交子龍將軍,或交關將軍。”
劉賢說完靜待劉備思考,這麼安排沒什麼問題,只是大致整合一下麾下力量。
“嗯,便依業平所言。那三萬全由蠻眾所組之軍,業平可有安排與想法。”
果然,劉備思索片刻後也是同意,並詢問其了其中詳細。
“這三萬蠻兵所組,賢失禮還請主公見諒。”
“這怎麼說?”劉備奇道。
“賢欲給他們起名,無當飛軍。今後凡有折損,當盡從南蠻板蠻補充。”
將蠻人編製成軍,歷史上孔明就這麼幹過。
好處簡要,一者擴充優質兵員。二者,削減蠻族力量,從而更好的推行漢治。
歷史上各朝各代,西南邊陲都亂過。原因便是中央朝廷都看不上這塊地,到了明清才土司和流官並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