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劉張聯手抗備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中太守府內,張魯懶散的坐於高位。
對於底下的劉章求使,好像滿不在意一般。
“益州漢中,實為唇齒。益州若破,漢中亦難保矣。今師君若肯相救,當以二十州相酬!”
黃權見張魯這般姿態,並不氣餒。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代價足夠,縱是如何仇敵也能攜手合作。
自從上次成都府中定議,劉章便決定連魯抗劉。
本來想派張松出使的,但想想還是算了。誰知道張松是不是暗投了劉備?最終只能請黃權跑一趟。
“呵呵,劉章以二十州許我倒是好大的手筆。”
張魯與劉章是血仇,誠然,這個條件是挺打動人心的。但談判這事,哪能一來就漏底?
其實他非常明白,等備備得了益州,下一個就是漢中之地。就算沒有黃權求救,也是會出兵的。
但他又不急,就如同先秦時“圍魏救趙”。
魏國攻打趙國邯鄲,趙國請齊國發兵。齊國也是穩了好一陣,等兩國都半血狀態再出兵的。
“權知師君所想,然,師君可曾想過一件事?劉備軍驍勇。前時敗令弟五萬大軍,不過數日間又得川北三郡。”
“時有耽擱,恐大事定矣!屆時,公與我主俱為劉備階下之囚,悔之晚矣!”
黃權智謀之士,如何想不到張魯所思?
但這會就不要浪了,再浪劉備就攻下成都,再轉過矛頭北上,漢中能安?
張魯聞言略一思索,便看向閻圃,明顯是想聽聽他的建議。
“師君,黃公衡所言不差!”
閻圃作為張魯心腹謀士,智力逼近九十點,自然能分清局勢。
“超感主公之恩,無可上報。願領一軍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務要劉章割二十州奉還主公。”
閻圃說完,馬超也出列請戰道。
自從龐德投降劉備後,張魯對馬超防備之心更甚。但其弟張衛知其能耐,卻是時時舉薦。手下無將可用,張魯也只能捏著鼻子勉強認了。
“孟起且退,我自有計較。”
出乎馬超意料之外,張魯聞言卻是不喜。你丫不知道,我防著你嗎?還在這蹦躂。
“汝且暫退,容我思慮一二!”隨後,張魯又對黃權說道。
說是思慮,就是內部開會。黃權自然聽懂,雖被請離,但他心中卻是高興。
開會,恰恰說明張魯意動。其久為蜀地大患,而最瞭解一個人的往往就是他的敵人。
“好了,諸君且議一議吧。”待黃權離去後,張魯說道。
“主公,漢中益州,皆劉備之所圖。如此益州劉章必救,救其亦是救己。”
“再者,劉章無能至此。我等說不得可以......”
閻圃作為謀主,率先開口。聽他話裡的意思,恐怕還惦記上整個益州了。
什麼二十個州縣?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
“公所言甚善,此亦是吾之所想也。”張魯聞言,好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只是前番兵敗。漢中不過三四萬兵馬,楊昂駐守陽平之兵不可輕動,需防備曹操。餘下三萬兵馬,恐有不足。”
一切都好說,但對於兵力問題,張魯也只能撓頭。
“主公,超於西涼羌地有些許薄明。但請主公撥下錢糧,必能為主公徵得數萬羌騎!”這會馬超又是諫言道。
哎,有些人情商不及格是天生的,哪怕經歷挫折也改不了。
張魯聞言,自然又是忌憚的緊。說的好聽是我出錢糧你幕兵,但都是聽你號令,這算誰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