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箭,歲月如梭,時間很快來到四月。

建安十五年的第一個季度,諸勢力和諧友好相安無事,各自忙著春耕等事宜。

平靜的讓天下人認為,亂世好像不存在一般。

要不是孫權方,有事沒事搞點情報出來,劉賢也都快忘了身處漢末。

兩月前,在孫權派步騭,步子山征伐交州之時。

周瑜也發動“假道伐虢”計謀卡,意圖奇襲荊州。卻被孔明“看破”特技,弄得個損兵折將。

不同於原本發展,這一次劉備軍多了一個變數——龐統。

此役生擒了徐盛,徐文向。並在老搭檔丁奉的勸說下,最終投降了劉備。

當週瑜退回柴桑大營,氣憤之下大病一場。

“子敬,我怕是不行了!”

周瑜已然虛弱不堪,再無平時那股自信語態。氣若游絲,像是隨時都會消散一般。

“公瑾,你會沒事的。只要好生靜養,會沒事的!”魯肅在一旁說著說著,眼淚便再也止不住了。

中平年間正值黃巾之亂,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

周瑜剛說明來意,魯肅就大方一指,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他。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算下來近二十餘年的情誼了。

如今故友欲去,怎不叫魯肅痛斷心腸?

“子敬,我已請奏吳候。我死後,表你為大都督。我一直知道你的能力,這些年為了照顧我的想法,隱藏了太久了。讓曹操劉備,見識真正的臨淮魯子敬吧!”

“德謀,公覆等人是老將軍在世前就侍奉孫家,忠心能力俱備。興霸幼平皆虎熊之將,可為斬將先登。子明與參軍陸遜二人皆是後生俊才......”

周瑜縱是到了生命盡頭,放不下的還是江東。

“公瑾!”聽到周瑜交代後事的語氣,魯肅開口卻再吐不出一個字。

好像肚裡的千言萬語,把咽喉都堵住。

“子敬,伯符與我未盡之事業,就拜託你了。”周瑜最後看向小喬,眼神滿是愛意的說道:“瑩兒,我們一起去江邊吧,好久沒聽到你彈奏長河吟了。”

“喏!”小喬強止住眼淚,順從道。

周瑜吹著江風,聽著長河吟。

少時與孫策相交,到平定揚州,到赤壁大火,到那個輕搖羽扇的身影一幕幕浮現。

“既生瑜,何生亮!既生瑜!何生亮啊!”

建安十五年,春。

一代人傑周公瑾,終於在一聲“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中,抱憾下線。

當交州投降與周瑜病故的訊息,同時傳回南徐時。大悲大喜交加,孫權的心情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許昌,丞相府。

如同如今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一般。修養近兩年的北方曹軍,將要再次漏出他的獠牙。

“連營!”

“大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