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已經取回來了。”親兵一邊彙報,一邊將數件鐵器取出。

“好,去馬廄。”劉賢見狀檢查了一下這些東西,隨即吩咐道。

“哎,還是零陵好。打個馬蹄鐵,馬鐙就這麼麻煩。”

劉賢看著從鐵匠鋪中,取回打造的馬蹄鐵,馬鐙心下抱怨。就這幾件東西,卻是等了數天才取來。

哪像在零陵,吩咐下去生產大隊會告訴漢代的土包子。什麼叫流水線作業,什麼叫效率。

漢代是有鐵匠鋪這類小工作坊的,也存在酒肆,糧店這些。但畢竟社會環境生產了在這,也就是些私營小工作坊,很難有大規模發展。

工商業在以土地為根本的封建王朝,一直是被打壓的。

至於發展工商業?劉賢表示資本這玩意也不是好東西。最多提高生產力,真去鼓勵工商業發展。資本的洪流下,眾生平等。

惹不起,惹不起......

“業平,你在搗鼓些什麼呢?”出門恰好碰到了趙雲,看著劉賢手上的事物奇怪道。

回了公安,劉賢還是住在府衙。

“哦,這是賢搗鼓出的小玩意。子龍可有軍務?若是閒暇,可否與賢一起瞧瞧?”

“業平的小玩意,想來不是什麼一般事物。雲自要瞧瞧的,哈哈。”

趙雲對於劉賢的機謀智斷佩服不已,但孔明珠玉在前接受度也就高了。作為孔明最愛用的武將,他也有所瞭解孔明是個搞發明的主,不想劉賢也擅此道。

劉賢從江東一路奔逃回來,才發現哪裡不對。這會的馬具還沒成熟,和自己曾經旅遊騎的馬還是有莫大區別的。

以前騎的時候還沒什麼,這次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漢代,高橋馬鞍已經出現了。可奇怪的是,這會馬鐙卻單邊的。上馬只能上固定一邊,就很尷尬。

劉賢便決定加上一側,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差別。古往今來多少事情就因為,這一點點的沒想通,耽誤了數十年百年?

再者,這會馬蹄上面也沒有安裝馬蹄鐵。

馬蹄如果缺乏馬蹄鐵的保護,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馬蹄的磨損。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

(注:馬蹄鐵是羅馬人在公元前一世紀發明的,傳入中國的時間有所爭論。最早隋唐最晚元代,但漢代肯定是沒的。至於馬鐙這玩意,出土的實物證據,只有一個單邊的馬鐙。)

劉賢趙雲來到馬廄,親兵早早得了命令尋來馬伕老張。

“老張,你去將那匹白馬牽出來。”劉賢吩咐到。

這會沒有馬蹄鐵,自然也沒有專事此業的馬蹄匠,只能讓老張成這行業的祖師爺了。

“公子,馬兒已經牽來。”

“好,你且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馬蹄鐵一般都需要先量馬蹄的大小,打上適合的。這匹白馬劉賢早命人量果尺寸,這副蹄鐵就是按著打的。

因為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倒耽誤了不少功夫,趙雲期間不解的問道。

“業平這是何意?”

“子龍,這馬兒若是釘上蹄鐵。一者可以減少馬蹄磨損,增加戰馬使用壽命。二者,對於騎士也更為穩定。待蹄鐵釘好,在將這馬鐙也安上,子龍可試騎之。”劉賢解釋道。

終於,在劉賢的瞎指導,和老張的一番操作下。華夏大地,第一匹雙蹬蹄鐵馬上線。

“律,律,律~”

白馬一時按上了蹄鐵,有些不適應。在地上蹬蹬跳跳了幾下。

“子龍,可騎之!”

“哈哈,好!”

趙雲弓馬嫻熟身姿矯健,一躍翻身上馬。

“咦?駕。”

才一上馬趙雲便發現不對,這白馬騎乘感有種說不出的舒適。在場地溜達了一圈,趙雲才有所明悟,因為有馬蹄鐵的原因。馬匹整體更平穩,不似以往或高或低的別捏。

“業平,我等可去城外試之!”趙雲決定在城外飛馳下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