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前些日子的摩擦事件,孫劉兩家暫時沒有發表任何言論。

當日暈厥過去的周瑜被救回大營,醫者告誡不能再動氣了。不然淤血倒逼,鬼神難救。

因如今身體虛弱,恐不能在行軍務。孫權便請魯肅,程普二人代理軍中事宜。

至於周瑜,則請回南徐。一者為好好療養,二者也是解決一些事情。

比如陸遜,比如大喬......

“主公!”

“公瑾,好好休息,不必起身。”周瑜回南徐後,孫權趕忙過來探望。

坦白來說,孫權對於周瑜的情感有些複雜。

不提周瑜掌軍中事務十餘年,就是自從赤壁一戰後,周瑜風頭更盛。甚至到了軍中知周公瑾,而不知孫仲謀的地步。

要說不防備,恐怕也是自欺欺人。但天下未定,北有強敵曹操如達摩克洛斯之劍。西有劉備是敵非友,卻不得不倚重。

此次失策,以至於江東損兵折將。孫權雖有懊惱,但夜深人靜時,那股“輕鬆”情緒卻壓制不住的生長。

“主公,瑜並無大礙。何意喚之於南徐?如今軍務不知何人所持。”

“公瑾暫且寬心,有子敬德謀照看。大軍可無恙也。”

聽著臥榻上的周瑜,依舊關心兵權。孫權壓住心中不滿,反而寬慰道。

“好,子敬有大才,程老將軍熟悉軍務。主公如此安排,卻可無慮。”也不知周瑜了不瞭解孫權忌憚,只是認同如此安排。

“今日尋公瑾所為三事,一者關心公瑾傷病,二者那日耽誤要事的陸遜,如何處理才好。三者,丁承淵為何臨陣叛敵?”

孫權與周瑜閒聊了兩句,便將言語轉到重事上來。

“勞主公擔心,瑜戎馬經年,此類小傷並無大礙。陸伯言主公處理起來棘手,想來是擔憂江東世家。”

“自瑜與伯符掃平揚州後,便多賴世家之功。然世家之害,主公掌權這幾年已然有數。瑜意殺之。”周瑜建議道。

江東這邊,世家的影響力,遠勝於曹操劉備的。一者是孫策在時就沒有解決,孫權上位後蒙其相助,更是助長世家勢力固化。

不然一個少年憑什麼坐穩六郡之主的位置?軍中大半部曲可都是世家直接掌握的。

二者,孫權相對來說也沒有曹老闆的魄力。這位狠人,可是真會動刀子的主。

老劉是異類,都沒什麼世家看的起。扛把子是織蓆販履的,雙花紅棍一個殺豬的一個賣棗的。

上流人,看不上哦。

(注:世家確實在群雄需要的時候,出人出錢出力。按理說,幫了忙就要感謝。但不論曹操,還是後期的大帝孫最終都對世家動過手。原因也簡單,少數群體的世家階級,卻佔據了國家絕大多數的資源,財富,地位。直接威脅到統治者的統治,更像血蛭一般一步步趴著吸血。)

“這,公瑾。若是世家藉此動盪。恐揚州不穩,曹操必為所趁,如此奈何!”孫權還是支吾道。

“這樣吧,主公可將陸遜帶至我處,我見過後,再做決斷。”周瑜心下也是明白,地位越高顧慮越深。

“好,那,公瑾以為丁奉之事是?”孫權繼續問道。

“嗯......”周瑜心下沉吟,最終還是說道。

“此事,我已瞭然。是嫂嫂擔心小妹安危故提前安排,丁奉受嫂嫂大恩自當遵從。主公,嫂嫂畢竟是伯符遺孀,此事便翻過吧。”

周瑜醒來不多久,自然安排人去大喬處詢問。大喬早早得了劉賢派人傳來得建議,卻並未如此,待人前來詢問反而一言不發。

只是沉默著,等待審判。

不想周瑜卻主動為她遮掩,畢竟大喬身份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