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十幾天。

隨著這10篇傳統短篇小說票數不斷提高。

關於這些文言文小說的話題度也越來越火了。

特別是自從南景園和曲金兩位老爺子分別點評了《聊齋志異》中的兩篇文章後。

整個作家圈子裡也興起了點評熱。

各個等級、各個流派的作家都紛紛加入了點評中來。

作家們分別從這10篇中拿出自己喜歡的那篇,對人物刻畫、社會環境、歷史背景、作者寓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最誇張的是有一位知名作家,竟然對著3000多字的內容,硬生生寫出了5萬多字的點評。

而就是這麼多各式各樣的點評。

才導致了這些文言文小說的熱度不僅沒有降下去,反而越來越火爆了。

要是蒲松齡在世,也會感慨一聲“好傢伙”。

不過這也很正常。

蒲松齡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聊齋志異》。

王榭當然也知道他的徵文“作品”火了。

特別是《嬰寧》。

因為南景園老爺子和【南有嘉魚】這個帳號的推廣,目前已經獲得了6800多萬張票。

要是他這次只發了1篇,說不定票說更多。

因為其他9篇小說內容,基本票數也陸陸續續突破了5000萬張票數的大關。

這些小說肯定也分攤了一些推薦票。

當然,王榭也是挺感謝【南有嘉魚】的。

當時他上傳的時候,特意長傳的文言文版。

是因為他覺得文言文版更有意思一些,特別是蒲松齡的【異史氏曰】,如果用白話文的話,他覺得可能欠點什麼。

但是他忽略了現代人對文言文的接受程度。

要不是這位【南有嘉魚】的翻譯,可能票數也到不了這麼高。

當他知道有人翻譯了這幾篇小說的時候。

他還特意去看了翻譯版本的。

確實翻譯的很好,可見這位【南有嘉魚】的古文功底絕對是過關的。

所以他也就打消了自己上傳白話文版的念頭。

不過現在。

王榭的關注點不在小說本身。

而是如何更好的掩飾自己的第二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