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發展時期,也不僅僅只有古典樂器的演奏,還有一些歌劇、音樂劇這種配合樂器的人聲表演方式。

這種比較偏向於傳統的演唱方式,一般也被稱為古典唱法,比如美聲、Legit等。

而太教司的大師們所說的古典唱法,其實也並不是指柳沁兒完全用美聲的方式在唱這首歌,只是說她現在的唱法比較偏向於古典,但實際上還是流行的方式,畢竟這首歌本質上還是一首流行歌曲。

或者可以換一種說法,這首歌的藝術性、專業性很強,基礎薄弱的唱不來這是門檻,大多數普通女歌手是可望不可及,

相比於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大師們還是更偏愛這種偏古典的唱法。

這也是他們讚歎的原因。

太教司的區域裡,也唯有韓伯期是有些哭笑不得的。

流行、民歌、古典,這三種全然不同的歌曲風格只說明瞭一件事,那就是王榭透過這種方式在全方位的展現柳沁兒的技術。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秀恩愛呢。

網友們還沒有發現這一點,他們現在甚至沒有靜靜的欣賞,反而是正在激烈的辯論著。

「是好聽的。」

「好聽是好聽,但是總覺得似乎少了一點什麼?」

「我也這麼覺得,好像就是太高大上了一些。」

「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九兒》。」

「就像是去一家很高檔的餐館,材料高檔、技藝高超、色香味俱全,但是卻沒有樓下餐館28一份的回鍋肉好吃。」

「缺少了一絲的煙火氣。」

「樓上一語中的。」

「不會欣賞就別說,這首歌絕對是頂級的金曲系列的。」

「沒說不是金曲啊,只是不觸動人心。」

「這音色、這情緒、這唱功、這處理,完完全全就是第一天後的真正實力好吧,柳沁兒這個時候才算是火力全開了。」

「這麼說吧,整個地星樂壇能唱這首歌的女歌手不超過20位,能唱好的不超過5位,能唱出這種直擊靈魂的感覺的,也就只有柳沁兒1位了。」

「可確實是太高大上了,有些曲高和寡的感覺。」

「……」

其實也不怪觀眾們的反饋,主要還是這首歌的藝術價值太高,所以觀眾們不是很能欣賞。

再加上地星並沒有《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這首歌也是方言歌曲,所以觀眾們共鳴無形之中也減弱了不少。

直到編曲開始由弱轉強,和聲也開始加入的時候,柳沁兒的聲音也逐漸的加入了感情。

「Near,far,hereveryouare(無論遠近亦或身處何方)」

「Ibelievethattheheartdoeson(我從未懷疑過心的執著)」

「……」

這個時候,觀眾們的意見終於統一了。

「好聽,好聽,好聽。」

「終於感覺到了柳沁兒這首歌的美妙之處。」

「這首歌太美了!」

「她呢喃著開始轉音的時候,一種悽美之感直衝心靈。」

「雖然聽不懂,但是身上的汗毛瞬間就起來了。」

「555,柳沁兒的聲音好像有魔力,唱得我心裡澀澀的。」

「美麗區人,你們要是懂美麗語就好了,雖然不知道歌曲的背景故事,但是已經淚流滿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