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中國風(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韓伯期等人聚會過後。
王榭就開始琢磨接下來到底用什麼歌曲了。
和【詞父】的名頭無關,更多的是王榭想要正式的開始真正奠定自己在音樂人中的地位了。
那麼如何奠定呢?
那當然是——中國風!
不過眾所周知。
地星是直接從大明的封建社會跳躍到聯邦的現代社會的,所以暫時還沒有中國這個概念。
不過也無所謂了。
反正就算王榭依舊把這個風格稱為“中國風”,其他人也沒法說什麼不是。
在地星上,他就是這種全新音樂風格的創始人。
他樂意叫什麼就叫什麼。
王榭自己對“中國風”這個風格,其實有著特殊的感情。
除了它是一種全新而且可以開宗立派的風格以外,更多的是“中國風”歌曲帶給他的季動。
“中國風”其實在學術上是沒有標準的定義的,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說法。
不過大多數人認同的無外乎有幾條。
中國風的音樂多采用“宮調式”的主旋律,也就是以宮音為主的五音調式,五音的名稱為宮、商、角、徵、羽。
中國風在音樂的編曲上大量運用傳統樂器:如二胡、古箏、笛、簫、琵琶等。
中國風詞風注重語言的簡潔、精煉及語境的意用,並且在題材上運用了中國的古詩或者傳說故事,既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定義了中國風格調、開創了中國風新篇章的中國風鼻祖周董提出的三古三新。
也就是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不過王榭自己認為,“中國風”其實不能算作是一種音樂風格,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現象或文化概念,或者說歌曲中含有傳統的古典文化意境。
比如“五音調式”,其實很多國家的民族音樂,很多流行音樂、現代音樂都使用五聲音階,不能說用了五聲音階就是中國民樂,就是中國風。
比如大量運用傳統樂器以及戲曲、民樂唱腔,一般稱這種為古風。
比如運用中國故事以及古詩等中國元素,這種叫國風。
甚至比如周董提出的“三古三新”,但他也只是在《東風破》、《發如雪》這樣的歌曲上,做到了完美的統一。
所以王榭才覺得,中國風就是一種意境,不是某幾種概念和到一起,就是中國的。
只有在你聽到的時候,會下意識的覺得,這就是中國風。
而至於選誰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