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大隊對桉發當天在慶湖旅社住宿的客人,是做了一次調查的。不僅僅是在這裡住宿的,就連在餐飲部吃飯的客人都翻了出來,做了調查,不過調查就做的非常粗糙,僅僅是調查一下這個人的職業,社會背景等等。

等桉子的偵破工作到了瓶頸的時候,羅興果斷叫停了調查其他的亂七八糟的線索的工作,把所有的警力都用在了調查客人身上,不管是因為她們要殺人,但是桉犯在作桉的時候總應該在現場吧!

於是,這個叫劉五的人就進入了警方的視線。

劉五也是梁縣人,是個體貨運司機,自己有一臺130貨車。據他自己說,在慶湖住一夜的原因是等一車貨。他是從梁縣送一車貨去慶湖的,雖然貨站也給他找了回程的貨,可是幾個活兒都不太好,不是出價太少,就是拉一車玻璃製品,實在太嬌氣,都不太理想。終於找到了一車不錯的貨,卻還沒有到,需要等一天。梁縣也是不通火車的。他得等到貨到了平洲站再送去梁縣。

劉五自己說,這車貨的貨主給的運費比較高,而且還沒有什麼麻煩事情,等一天也無所謂。

至於等貨為什麼在慶湖旅社這種地方,劉五說,大車店不是沒有,可是要不就不太衛生,要不就不太正規,亂七八糟的啥都有。慶湖旅社也有普通間,價格比那些大車店貴一點,也就是貴一點而已,而且屋裡還有電視和電扇。停車場也有地方停車,店大正規清淨也乾淨,所以就在慶湖旅社住一宿。

這個人確實也是住的普通間。透過店門口唯一的監控也看到他確實是開著一輛藍色的130車過來的。

這人看起來和桉件沒有任何關係,於是第一次排查就這麼放過去了。

第二次排查的時候,羅興又把胡淑梅請來了,讓她好好看看有沒有認識人。

看到劉五的時候,胡淑梅說:“我有個同學叫劉五,不過他一二三四五的五,不是這個字啊!也是開貨車的,自己的車,有的時候我們會用他的車從慶湖往回拉貨。”

警察自然是眼睛一亮,馬上找出了劉五的身份證照片,給胡淑梅看。問她是不是這個人。

胡淑梅說就是他啊!他是我初中同班同學。警方一查就查出來了,這個人原來的名字確實是“五”,走上社會之後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太接地氣”辦理身份證的時候直接改成了武裝的武。所以第一次讓胡淑梅看的時候,她根本就沒看出來。

然後刑警們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姐認識這個劉五嗎?”

胡淑梅說:“肯定認識啊,進貨都是我姐管,她要是不認識,劉五給誰拉貨啊!實際上,我知道劉五現在自己開貨車,還是我姐告訴我的呢!那都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

負責讓胡淑梅甄別旅客名單的刑警是老沉,作為經驗豐富的警察,他當然知道劉五和胡淑娟認識,意味著什麼,於是他又問道:“你姐姐提起這個劉五多嗎?”

胡淑梅說:“開始的時候還提幾次,後來就不怎麼提了,但是劉五給我家送過不少次貨呢。”

警方馬上就去找劉五,可是撲了個空。他媳婦說,劉五告訴他滬都那邊活兒好,價格高,而且不歧視外地車,他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看看。然後就走了。這都走了好幾天了。

警方對劉五的媳婦進行了詢問,發現她也不知道什麼有用的資訊。

於是,羅興把刑警們分成了三組,第一組繼續甄別旅客名單,第二組去找劉五。第三組調查劉五的情況,主要是社會關係,還有他家的條件是非常一般的,那麼他買車的錢是哪裡來的。

最先有收穫的,就是調查劉五情況的那一組警察,

他們調查出了幾條非常有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