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電信局和現在的電信公司可不是一回事,人家那是政府機關!

當然,最後經過一系列的重組與兼併,電信局會一分為四,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通訊管理局。

但是在97年,電信局和郵政局一樣,都是國家機關。

其實電信局也是分出來的。

中國郵電分成了中國郵政和中國電信。據說剛開始的時候,分到中國電信的人都不愛去啊,為什麼?那年頭誰不寫信啊,家在外地,或者是在外地有親戚的,誰過年過節不寄點東西啊。那是什麼效益啊。

那時候電話才有幾臺啊,而且有點錢就拉電線,有點錢就立電線杆那效益照著中國郵政可是差老遠了。當時分家的時候甚至有的地方都出臺政策,有幹部主動去電信局的,一律提拔一級使用。

說遠了,說回來。

這王田富聽著電信局的回答有些懵。合著這個公司是真的?看來自己還真是太小心了。

王田富冷靜下來想了想,還是算了,自己走到今天,就兩條,創業的時候膽子大,守業的時候不犯錯誤。

想想和自己一起開始做建材生意的,有多少都已經完蛋了?

根本不是什麼市場問題,什麼時候市場比現在還好啊?全是因為貪心,掉進了大大小小的圈套。

想當初老穆在平洲牛不牛,號稱是“木地板”啊,市場上他說賣成品地板是第二,那就沒人認第一。

別的地方不說,慶湖政府大廈領導辦公室的地板,都是他的貨。

結果怎麼樣?

老爺子信了他親戚能弄來大量大熊國低價純紅木地板的鬼話,還指望著用這些貨去衝擊滬都市場。

結果呢?一百二十多萬真金白銀啊,換來了好幾車皮的木頭渣滓,根本就用不了。

再找他親戚,早就沒影了。

王田富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比如今天這事兒,過去就過去了,是你的財,你趕都趕不走,不是你的運,伱攔都攔不下。

像什麼TENN這種奇奇怪怪的生意,就像是一鍋來歷不明的夾生飯,不吃也罷。

下午的時候,王田富正在對賬,傳真機卻響了起來。

建材行業的傳真一般都很長,因為很多都是工地的建材清單,或者是廠家發的最新報價什麼的,

王田富也不差這倆錢,乾脆弄個號碼專門連傳真機,再把傳真設定成自動接收,就不耽誤接電話和做生意了。

這次也是一樣,接了個不短的傳真,等接收完了之後,王田富走過去一看,居然是tenn裝修材料的價格報價單,以及建議零售價,市場零售價。

王田富看著這個價格單,看出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這東西利潤率是真高啊!建議零售價幾乎是廠家供貨價的三倍!第二件事按照這個單子提供的資訊,幾乎所有的品類市場零售價都要高於建議零售價。

其實這件事在建材市場也不罕見,比如一個城市開始大規模的建設的時候,建材就會漲價,出現虛高的情況,如果這單子上的情況是真實的,說明這種東西在市場是供不應求的。

王田富對這件事的態度,已經從堅決抵制騙子,變成了順其自然。

如果按照正常的套路,下一步就應該是這個廠家負責這一片的業務經理或者業務員登門拜訪,談價格,談政策,當然還有一些比如結算,返利或者返點政策,新品牌必須要有的扶植政策,廣告投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