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小家的老房子只有一個房間和一扇窗戶。

以及頭頂中央一盞散發昏黃光線的小燈泡。

四周裸露在外的鋼筋電線都在告訴旁觀者,這裡本不是住所。

其實,這裡是老周用來儲存貨物的地方。

但自從莫近武省吃儉用將婆婆送到環境更好一點的療養院之後,老周覺得莫近武來回跑也不方便。

便自作主張將這間房子騰空給了莫近武臨時居住。

為此,老闆娘沒少碎嘴老周。

房間內,佈置非常極簡。

角落裡是一對啞鈴,這是莫近武為了能放學之後在家鍛鍊,極為肉痛的從批發市場砍了半天價淘來的。

還有一個碩大的水桶,這是他唯一接受老周的贈品。

如果不是衛生間都要去外面公用的話,莫近武連水桶都不會接受。

倔強的他,堅持認為人情是最難還的東西。

但他也不迂腐,比如婆婆的公立療養院資格,如果不是老周從中幫忙聯絡的話,恐怕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部分工作人員,也不能讓貧困且吊車尾的他如此平穩送婆婆入住。

一張離地幾公分的勉強算是床的木板,這是他從附近鵬窩區撿來的。

木板上,素色的床褥平滑整齊,疊成豆腐塊般的被子是尚武教官們的訓練成果。

一張由一塊寬木板與四跟支撐木頭構成的桌子,這也是他在鵬窩區撿來的。

鵬窩區居住的大多是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下的礦工家庭。

礦道內的工作,讓他們都患有一種疾病,需要吃一種藥物來維持身體。

雖然有一些特效藥堅持吃的話可以徹底根治,但,就像有句話說的好。

在醫學研究中,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不是我沒做出來對應藥物,是我做出來了,你用不起!還不如沒有這個希望。

所以,十三大區,特別是舊城區的人,沒有誰不想帶著全家老小離開這個黃沙漫天的地方。

無論是為了更好的就業,還是為了更好的環境等因素,都導致了他們想要離開這裡。

再不濟,離開舊城,前往新城區也是極好的!

包括莫近武,也是這麼想的!

但可惜的是,新城的人很厭惡舊城的人搬過來居住。

他們認為舊城的人又窮又髒,身上帶有看不見的礦道病菌。

而舊城的人,也沒那個經濟實力前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