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寶玉,他這會兒可沒什麼心思看什麼“雲起雪飛”,正一心琢磨著應該想什麼辦法將秦可卿給救下來。

倒不是因為他聖母心作祟,想要逞英雄,而是因為他懷疑榮國府後來之所以被抄家,和秦可卿的死有很密切的關係。

種花國的紅學家對於秦可卿的身世普遍存疑,得出的結論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懷疑她是先朝餘孽。另外一種認為她是被圈禁的先太子之女。

可惜的是,這兩種可能在寶玉來到大明之初就已經排除掉了。

太上皇隻立了武正帝一個太子,根本沒有先太子,自然也沒先太子之女的說法,大明沒有清軍入關,前朝要追溯到幾百年前,先朝餘孽的說法也根本站不住腳。

不過有句話叫:無風不起浪,這兩種結論也不算是全無根據。

按照他這段時間得到的訊息,根據原著的合理推論之後,他得出結論,秦可卿極有可能是當今武正帝的兄長——義忠親王的外室女,也可以說是義忠王府的餘孽。

之所以這樣推斷,除了因為義忠親王的身份適配,年齡相當之外,也是因為寧國府對待秦可卿的態度變化,和義忠親王的榮衰關係太密切了。

義忠親王是太上皇的庶長子,生母是一位不知名的才人,在他出生後不久就患病去了。先太后白氏憐惜他幼年喪母,將他養在膝下,所以他也是和武正帝一起長大的。

有了這層情分,兩兄弟的感情一向頗好,武正帝甚至在登基之後的第一年就將義忠親王封了王爵,如今頗受重用的忠順親王,當時也都沒封號,在一眾皇子堆兒裡打混呢。

也就是在義忠親王封王不久,寧國府爆出訊息,替嫡長子賈蓉求娶秦氏為正妻。

秦氏是秦業從養生堂抱回來的女孩兒這件事情,在當時的功勳人家當中可不是什麼秘密。賈珍父子的做法也在四大家族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不少人出面規勸賈珍,但他只是充耳不聞,不但大肆操辦了賈蓉迎娶秦氏的婚禮,等秦氏進了門還立刻將管家權交給了她,在外也是對她極為稱讚。

公婆疼愛,夫妻和睦,這應該也是秦可卿在寧國府過的最舒心最快樂的日子。

事情很快發生了變化,大概四年前,也就是秦可卿嫁入寧國府的第二年,義忠親王奉命去江南巡查,突然毫無徵兆的開始謀逆。

雖說因為準備不足這場動亂很快被鎮壓了,義忠親王也被斬殺於刀下,但是武正帝還是被氣得的大病了一場,病好之後就下了旨意將整個義忠親王給圈禁了。

與此同時,一向順風順水的秦可卿在寧國府的處境也變得艱難了起來,不僅賈蓉找藉口搬出了兩人新婚的廂房,關於她和賈珍,賈蓉,甚至賈薔的桃色新聞也是滿天飛,就連馬伕焦大都敢拿出來說了。

要知道,當時賈薔不過才八九歲,只是一個未長成的少年罷了。

這次秦可卿病重的事情……如果寶玉沒猜錯的話,應該和今年年初,義忠親王唯一的子嗣錦榮世子的暴斃有很大的關係。

賈珍父子或許是覺得錦榮世子走了,秦可卿沒有依仗了?或許是覺得錦榮世子的死是當今下的手,是對義忠親王趕盡殺絕了?不管是哪種認知,總之他們朝著秦可卿下手了。

殺了秦可卿既能徹底的斷了和義忠親王的關係,也能騰出嫡長媳的位子更好的和其他家族議親,這怎麼看都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唯一可惜的,估計就是貌美如花,無辜枉死的秦可卿了。

可是事情真的如賈珍父子所想嗎?

恐怕不見得!賈珍只看見義忠親王謀反,以己度人,覺得太上皇是被“氣得大病一場”,可是如果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