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遼東之地蒙雪災侵害已然一月有餘。

昔日裡八十文一擔的木柴,現如今已然上漲至八兩銀子一擔。

昔日裡四百五十文一擔的木炭,現如今更是上漲至三十兩銀子一擔。

且,縱使價格已然這般高昂,但遼東之地的取暖之物依舊是一擔難求。

一時間。

大周各郡縣「商賈」如聞到腥味的貓兒般,攜木炭、木柴等物蜂擁而至。

原本因積雪過厚而無法行車的遼東官道。

此時竟被那蜂擁而至的各地商賈硬生生地趟成了平路。

可見其「毅力」何其之大。

......

......

天地蒼茫間,不知時間幾何。

遼東郡六十餘里外的官道上。

一條綿延數里之長耳的「車龍」艱難地行走於坑坑窪窪的官道之上。

此間艱辛,非親歷職者,絕難感同身受。

數里後。

身披羊絨大氅的宋元福滿臉紅潤地挑開了身旁那極其厚重的車簾。

隨著車簾被其緩緩挑開。

一股冰寒刺骨的冷風瞬間自挑開的車簾處殺入那溫暖如春的車廂內。

直凍的滿面紅光的宋元福忍不住連打數個噴嚏。

數息後。

宋元福急忙將車簾快速放下,僅僅只留下一不足兩指的縫隙。

「馮大哥,徐曲長。」

「兩裡處有一名為鄭家村的村落,通知弟兄們於那鄭家村休整一夜。」

「勞煩徐曲長先帶弟兄們前去打探一番。」

「予那鄭家村村民些許煤爐、煤球,請其騰出些房間來。」

宋元福透過那不足兩指的縫隙朝著車廂外大聲喊道。

「好!」

「是!」

數息後。

徐千乘與楊遇的回應聲一前一後地傳入車廂內。

聞得回應聲後。

宋元福迅速放下那僅僅只開了不足兩指的車簾縫隙。

縫隙方一被厚重車簾再度遮擋。

宋元福便迅速身軀前傾,湊近那時刻散發著濃濃暖意的煤爐。

將那煤爐上的鐵壺迅速挪開,進而使得車廂內的暖意迅速上升。

百餘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