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深邃。

鳴狐山東北向五十餘里外的臨時營寨內。

佐敦立身於中軍大帳內的篝火旁靜靜地聽著身前陸仲義的高談闊論。

在其將前兩步計劃脫口而出後。

立身於篝火旁的佐敦,竟於不知不覺間漲紅了臉龐。

如果說陸仲義口中的第一步計劃是那平平無奇的老生常談。

那麼其口中的第二步計劃,便無異於一石破天驚般的治國良策。

此舉一來可極大地轉移匈奴內部的諸多矛盾。

二來則可為佐敦俘獲大量的聲名威望。

莫要小看這看不見摸不著的聲名威望。

有時候這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的東西,其作用可抵千軍萬馬。

如此一箭雙鵰之計,佐敦又豈能心無波瀾?

中軍大帳內。

佐敦強行穩住心神,再度以中原之禮拱手行禮道:「敢問先生口中的第三計為何?」

陸仲義聞言微微一頓,隨即將第三步計劃緩緩道出。

其所謂的第三步計劃簡而言之便是聯合右谷蠡王,趁大周援軍尚未完全抵達之際,對現有大周士卒多行攻伐之舉。

當然,此番攻伐以右谷蠡王為主,左谷蠡王為輔。

此計看似使佐敦低頭做「小」。

然其事實上卻是以右谷蠡王部之傷亡為佐敦提前搏得莫大聲名威望。

此三步計劃若能完全實施。

那麼無論匈奴與大周的戰爭最終走向何方。

佐敦都將會成為此戰中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中軍大帳內。

陸仲義話音方落罷。

佐敦便滿臉漲紅地一把握住陸仲義的雙手。

「先生於我,無異於十名萬騎長!」

「待戰事平息,定為先生謀一王爵!」

佐敦用力搖晃數次,隨即滿臉激動之色地開口說道。

陸仲義聞言心中瞬間浮現出濃濃的狂喜之意。

佐敦以十名萬騎長相喻,可見其此刻於佐敦心中的地位何等之高。

須知,十名萬騎長便意味著至少十萬大軍。

以此相喻,當真是不可謂不高。

「末將,謝大王厚愛。」

陸仲義強行穩住心神,隨後再度以匈奴臣服之禮恭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