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奕擋箭牌,均衡之道(第1/6頁)
章節報錯
子夜時分。
月明星稀蟲鳴噪。
燈火通明的皇宮紫宸殿御書房內。
端坐於上首龍椅之上的正德帝滿臉殷紅之色地望著下方那一眾原本無不滿口大義凜然、仁義道德。
而現如今卻無不大表兩袖清風、家無餘財的文武官吏以及功勳權貴。
心中那已然沸騰的滿腔怒火更是好似隨時都可呼之欲出般。
初議事。
所議之事為夏侯棟漠北失利,匈奴主動議和之事。
匈奴單于伊稚斜獅子大開口。
向周索取幷州朔方、五原、雲中三郡之地。
另求娶大周公主一人,並點明陪嫁之物為侍女三千、鐵匠三千、木匠三千。
以及鹽巴三萬石、糧草二十萬石。
此議。
除晉王許鎮進言獻策以及太子許雍略表不滿外。
餘者文武官吏、功勳權貴無不滿口仁義道德地將此事高高掛起。
到最後更是集體沉默以對。
再議事。
所議之事為匈奴單于伊稚斜、匈奴左賢王親率大軍抵至西域。
焉耆、姑墨兩國叛周歸匈,以及西域都護城被圍一事。
初聞此事。
滿堂文武官吏、功勳權貴無不義憤填膺。
恨不得正德帝即刻點將出徵,橫掃焉耆、姑墨兩國,威震龜茲等國,陣斬匈奴單于伊稚斜、匈奴左賢王烏帷等人。
然而。
待滿堂文武官吏、功勳權貴逐漸冷靜下來後。
原本的義憤填膺瞬間化為烏有。
取而代之的則是濃濃的驚恐之色。
更有甚者後背已然被冷汗完全浸透。
直到這時。
滿堂文武官吏、功勳權貴這才將先前的匈奴議和之事。
當做與自身利益切實相關的大事來看待。
歸根結底。
能身居高位並有資格參與到紫宸殿御書房小朝會者。
又有幾人是那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
當事情與自身利益切實相關時。
又有幾人看不透匈奴議和一事與西域局勢之間所存在的必然關聯?
且這一關聯自一定程度而言將會徹底左右西域局勢。
須知。
現如今焉耆、姑墨兩國雖叛周歸匈不假。
但真正能夠以一己之力左右西域近四成局勢的西域第一大國龜茲國仍處於觀望之中。
若非如此,匈奴單于伊稚斜、匈奴左賢王烏帷又豈會陳兵於龜茲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