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祁城舊址外圍高坡之上。

王文廉聞言神情不由得瞬間一正。

「回王爺。」

「自吳永川等宵小伏誅後。」

「近些時日以來暫未發現其他宵小作祟。」

王文廉鄭重一拜,如實稟報道。

「宵小之事,萬不可掉以輕心。」

「證據確鑿下,當殺便殺,當剮便剮。」

「莫要令些許鼠輩壞了此間大計。」

許奕微微點頭,隨即鄭重吩咐道。

至於其口中的鼠輩。

那漁陽郡狐奴城刑房主簿吳永川自然算一個。

若不是許奕事先準備充足,王文廉等人反應足夠及時、處理足夠果斷的話。

現如今的女祁城舊址處怕不是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莫要看吳永川官職不大,僅為一小小縣城刑房主簿。

但其膽量卻著實驚人。

當大部分官吏初來乍到無不小心翼翼地審情度勢時。

其已然仗著自己手中那芝麻綠豆大小的權利開始作威作福、大貪特貪。

凡予其「孝敬」者,其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凡不予其「孝敬」者,其必然事事吹毛求瑕、雞蛋裡面挑骨頭。

也正因此。

一時間狐奴城民夫們無不敢怒不敢言。

在民夫們看來。

現在站出來揭發吳永川的惡性。

無非是逞那一時之快。

官官相護之下,吳永川未必會受到多大的懲戒。

且經此一事後,其與吳永川的樑子便算是徹底結下了。

等重建女祁城結束,回到狐奴城後。

民夫依舊是民夫,吳永川依舊是那高高在上的刑房主簿。

到了那個時候,一個平民百姓如何鬥得過高高在上的刑房主簿?

歸根結底。

民夫們大多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即使處處受壓迫,可為了家中老小,咬著牙也要忍下去。

至於報官?

那吳永川便是官。

後來。

在吳永川的潛移默化影響下。

狐奴城周邊數城官吏陸陸續續效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