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國策之爭,商農之辯(第1/8頁)
章節報錯
「正是。」
承運殿偏殿書房內。
許奕面色如常直接了當地承認道。
聞聽此言。
梵崇賢、宋元福二人臉上不約而同地閃過一抹如釋重負之色。
與楊先安、朱宗廷、王文清三人不同。
梵、宋二人既非許奕姻親又非許奕幼時玩伴。
故而。
梵崇賢、宋元福二人先天性地便存在些許不足。
也正因此。
梵崇賢、宋元福二人從不擔憂許奕要‘如何如何,。
反而擔憂許奕要‘如何如何,之際,卻對二人遮遮掩掩。
現如今。
許奕輕飄飄的一句‘正是,。
無異於正式宣告梵、宋二人已然正式走進了燕王府真正的核心。
承運殿偏殿書房內。
許奕不動聲色地將梵、宋二人神情盡收眼底。
隨即面色如常道:「準確而言,興建新官道是在為燕商鋪路。」
「而燕商則是在為收取商業稅一事鋪路。」
王文清聞言不由得緊鎖眉頭道:「王爺欲推翻重農抑商這一歷朝歷代皆在施行的國策?」
「若真如此。」
「還請王爺恕臣直言,此舉弊大於利。」
話音落罷。
楊先安、朱宗廷、梵崇賢、宋元福四人無不緊屏呼吸。
靜待許奕下文。
誠如王文清所言。
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皆在施行重農抑商一策。
歸根結底。
商業的本質便在於東倒西賣。
此舉固然能在短期內使城池亦或者國家更加的繁榮昌盛。
但從長期來看。
過於繁榮的商業反而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一來商賈不事生產,且東奔西走居無定所。
極其地不利於徭役的徵調。
二來,過於繁榮的商業勢必會引得大量的百姓棄農投商。
如此一來非但國家徵調徭役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