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大堂內。

許奕沉思良久,卻始終不得其解。

無奈之下,只好緩緩收回目光。

於腦海中不斷地審視著張永年的身份背景。

希冀著能夠從其中尋到答案。

世襲罔替的宋國公。

東陽長公主的駙馬。

輕舟馮家的幕後靠山。

太子陣營的一中流砥柱。

賑災案中目前為止牽扯到的身份最高者。

還有什麼?

許奕眉頭緊鎖,不知為何,其總感覺自己好像忽略了什麼。

“官職!”許奕雙眼猛地睜開,低聲喃喃道:“我忽略了張永年的官職!”

許是國公爵太過於耀眼,使人總是不自覺地便忽略了張永年在朝堂實際擔任的職位。

就連許奕,一開始也陷入了誤區。

忽略了國公是爵位而非官職的事實。

許奕眉頭舒展,低聲輕笑道:“險些忘了你還是工部營繕清吏司主官的事實。”

工部營繕清吏司主官為工部郎中。

看似官職不高,實則權勢滔天。

至於原因,則很簡單。

此司掌營建工程之事,凡宮殿、陵寢、城郭、壇場、寺廟、倉庫、王府府邸等之興建、修繕,皆由其負責。

而營繕清吏司在大周朝之前,其實還有一個名字。

那便是少府監,位列九卿之一!

思及至此,許奕緩緩起身研墨。&n

入座後,提筆於潔白的宣紙上,寫下幾行小字。

“世襲罔替的宋國公。”

“東陽長公主的駙馬。”

“輕舟馮家的幕後靠山。”

“太子陣營一中流砥柱。”

“工部營繕清吏司主官。”

待最後一字落罷,許奕心中瞬間豁然開朗。

心中已然明白了正德帝為何如此反覆的根本原因。

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罷了。

張永年操控輕舟馮家二十餘年的事實,正德帝極有可能是知道的!

更甚至於其非但知道,且還從中獲得了大量的好處。

當然,身為一國之君,正德帝絕不會明目張膽地向張永年索要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