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設施
章節報錯
現在的情況顯然是蘇雅多想了,畢竟這個時代,國內這樣好的房子是非常少見的,當然和未來是沒法比的,畢竟只是七十多平的小戶型,還是三室一廳的,可想而知,每個房間其實都是非常小的。不過有著李昭的要求以及李昭帶來的傢俱理念,每個房間雖然比較小,但放東西的地方可不少,與百十平的也相差彷彿。
對於這樣的房子,又有哪個員工會不滿意呢,當然住的樓層差的人估計感覺不好,但如果讓他們讓出來等下一批,估計他們也是不願意的,畢竟這房子就算是再差,那也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羨慕的物件,說出去那是倍有面子的。
而且如果是家裡孩子找物件,那也是非常好的加分項,當然了,家裡人多的除外,因為只要分上房子了,想拿第二套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廠裡也不可能無限制的供應房子,要知道每套房子,廠裡都要付出兩千多的建造費用的。
和一大爺交流一番,除了老太太想留下來說說話,其他人就直接走了,哪怕是一大爺的再三挽留,眾人也沒有留下來,一則是李昭不耐和一大爺瞎扯,畢竟如果他答應什麼的話,不幫過意不去,幫了就更過意不去了,畢竟現在對於一大爺來說,再難的事情,可能也就是李昭一句話的事,李昭可不想有什麼麻煩纏身。
就如分房子這事,李昭只是讓蘇雅操作一下,直接就將何雨水的名字加進了今年的分房序列,而且現在廠裡其實還是有空房子的,這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就如去年,蘇父為什麼能夠搬到李昭他們附近,還不是廠裡刻意留的房子,就如現在,廠裡依然有大幾百套房子沒有分下去,這些就是為了防備意外情況的。
其次就是沒有幾個人如李昭家一樣,可以保證幾十人吃飯,這個時代,畢竟是全計劃的時代,現在一大爺基本上相當於養著賈家一小半的人,如果今天留下來,不說多,得吃掉一大爺幾塊錢的糧食。當然錢是小事,最重要的是糧食,每個家庭的糧食定量都是有限的,更何況是已經多養了兩個孩子的一大爺。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一行人都沒有帶禮物,別人搬家,算是喬遷之喜,你沒帶禮物還想吃上一餐,那就有點過分了,畢竟李昭現在送禮不合適。廠裡是優待技術工人,但如果李昭跑去給誰家送禮,那代表的意義可就不同了,一大爺就算是八級工,但也只是八級工罷了,李昭的禮物代表的分量太重了。
離開一大爺家,何雨柱不由得問道:「廠裡真的準備在這邊安排供銷社嗎?準備放在哪,這裡都是住戶,沒看哪裡有房子適合供銷社啊。」
這個時代建設學校,為了不佔用居民房屋,都是在原本比較偏僻的地方建設的,所以學校附近是沒有太多房子的,不像未來,隨著發展,學校周邊都成了黃金地帶,都建滿了房子,現在眾人一起過來,一路走來也沒有看到地方。
見何雨柱問,蘇雅就說道:「在另一面,那邊也有入口,這邊離廠裡近一些。」
李昭還挺詫異,問道:「那建在這邊不是更好嗎?下了班順便就買了東西了。」
蘇雅見李昭這麼問,不由得笑道:「這邊當然是留給我們自己建菜市場的了,咱們大棚的菜還有個把星期的樣子就會大規模的上市了,這邊住了這麼多人,當然是要建一個菜市場了,既然方便,當然是要方便我們自己的產品了。」
李昭不由得啞然,倒也是這樣,這邊住了幾千戶工人,按照這個時代普遍的家庭規模,直接就是幾萬人住在這裡,每天需要的蔬菜就是幾萬斤,建菜市場又簡單,廠裡是最不缺鋼材的,只是這裡還沒有動工,有點讓李昭疑惑。
也許是看出了李昭的疑惑,蘇雅直接帶著眾人到了一塊空地,就見這裡已經打好了地基,留好地腳螺栓,只需要將焊接好的鋼構直接拉過來安
裝就可以。看著這裡,李昭也不得不說,廠裡的安排非常到位,這剩下的工作也就簡單了,畢竟不是太大的菜市場,只有一兩千平方,一個星期也確實是足夠了。
看完這裡,李昭也感到非常滿意,這裡有了供銷社,基本生活物資就不是什麼問題,再加上菜市場,那麼基本上大部分的需求也就滿足了。不過幾人還是到另一面的供銷社看了一下,本來以為只是幾間房的地方,倒是讓李昭驚訝了一番。
這裡和李昭想象中的情況是完全不同,不是幾間房,而是一排幾百米的房子,全部都是給供銷社留的,見到這種情況,李昭問道:「這裡準備賣什麼東西?」
蘇雅笑道;「意外吧?我們和供銷社談好了的,除了青菜,常見的東西這裡都有銷售,從油鹽醬醋到電視機、風扇,這裡都準備了櫃檯,只要是常用的,基本上都有的買,我們這次分了房子之後,不是準備建新的小區嗎,這邊也有,這樣的話,當然是將供銷社搞得大一些了,這樣能方便咱們的員工。」
幾人走進這一排房子,這時正有大量的工人在安裝貨架、櫃檯,講真的,這裡還是挺壯觀的,一眼看去,好幾百米長的櫃檯,這在未來都是少見的,你到商場裡,往往都是這家佔一塊,那家站一塊,這裡完全不一樣,就是一排櫃檯,綿延好幾百米,這也是這個時代供銷社強勢的真實寫照,看著很有感覺。
逛街的時候,想買什麼,都能這這裡買到,然後從一頭逛到另一頭,想來住在小區的人,只要有空,無論大人小孩,都會沒事就來逛一下吧。
李昭想到這裡,不由得說道:「我有點擔心咱們廠員工的口袋了,他們的錢估計保不住了,估計沒有誰有空閒的時候,不想來逛逛,這麼一逛,只要手裡有錢有票,估計就忍不住了。這是誰出的主意,弄了這麼長的櫃檯,一共有幾百米?」
這時蘇雅指了指婁曉娥說道:「是她的主意,她不是在後勤處嗎?這些事情就是她負責的,現在廠裡只要是和後勤有關的事情,她基本都有參與。」
這時婁曉娥也說道:「怎麼樣,我這主意不錯吧,其實這裡和百貨大樓也不差了,那裡有的這裡也大部分都有,就是他們那裡是樓,我們這只是平房罷了。不過也是樓房限制了櫃檯的長度,我們這差不多有四百米長了,面積也有三千來平了,也就是因為我們這個小區只有這麼長,如果能有一千米,我感覺會更好。」
李昭知道婁曉娥在商業上有才能,沒想到經過這麼短時間的鍛鍊,就能表現出來,只是這個時代限制了她的發揮,講真的,除了時代的限制,這裡其實已經非常好了,畢竟在未來可以讓人隨便試穿衣服之類的,這個時代倒是很難實現,畢竟現在買成衣的人很少,賣成衣的也少,更多的還是買各種布料的。
不過這時李昭當然是不能吝嗇誇獎,說道:「厲害,這裡將來建好了,絕對是很多人購物的首選,逛起來絕對非常有感覺,就是百貨大樓賣的品類也不多,這裡的貨物品類也不會太多,這一點上有點遺憾了,不然應該會更好。」
聽到李昭的誇獎,婁曉娥也是喜笑顏開,不過李昭接著問蘇雅道:「廠裡是不是準備直接在這裡賣東西?感覺廠裡的參與好像挺深的,供銷社沒意見嗎?」
李昭確實是疑惑,這裡按說是給供銷社的,收個房租倒是正常,沒想到就連佈置都是婁曉娥提供的,倒是讓李昭挺意外的,這樣實在是有點不正常了。
蘇雅這時說道:「是的,廠裡的一些產品會直接放到這裡零售,這也是廠裡爭取的結果,比如腳踏車、電器、瓷器、泡麵等等這些,都會在這裡開設專門的櫃檯,這些東西只有我們這裡能賣,其他的供銷社以及百貨大樓不會出售。」
李昭一聽,心中一動,這是準備放開廠裡的產品
對國內的銷售啊,不過這個價格方面好像有點不太友好啊,比如腳踏車,那玩意如果按照國外的價格賣,直接就是上五百塊了,就算是不要票,這價格也有點太高了。不過能放開對廠裡產品的銷售限制也是好事,對於廠裡來說,應對危機的能力將會增強。
李昭這時說道:「這也算是好事,有了這一次,估計過不了多久,我們的很多產品,估計就會大規模的在國內上市了,想來這個時間不遠了。」
緊急通知:啟用新地址,請重新收藏書籤!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