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帶領導參觀
章節報錯
當然,今天也沒有來更高階的領導,畢竟今天這個會議是為了說服廠裡現在的兩個直屬上級的,一次動用這麼多的資金,直屬上級就是必須第一個就說服的物件。雖然廠裡有支配資金的權利,但這麼大規模的動用資金,這還是第一次,其他的動用都是零敲碎打的,上級看著沒問題就批了,這一次實在不一樣。
當相關人員到會議室坐下後,軍工部門的領導首先問道:「這個專案你們是不是在開玩笑?你們今年不上剛剛投產了萬噸級的自由鍛,這麼快就上八萬噸的模鍛機,我們現在有哪個專案能用到這種大傢伙?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臺裝置,你們就直接需要十個億的投資,這麼多錢能做多少事,你們明白吧?」
領導雖然知道一些李昭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但李昭也根本沒有詳細說明什麼,畢竟那時候很多東西都是在設想中,根本沒有什麼圖紙作為支撐,所以上級對於實現這些專案,究竟需要投入哪些東西,那是根本就不知道的。
關於這個事情,也只能是李昭來回答,現在除了廠裡少數的幾個人,知道這個裝置真是用途的人沒有一個,現在就需要李昭點出這個裝置的用途了。
於是李昭發言道:「領導,我們當然明白這個大傢伙意味著什麼,也知道目前國內對於這種裝置需求並不大,但別人沒有需求,我這裡有需求啊,如果沒有這臺裝置,我這邊準備製造的東西就根本沒法進行,這個可以在會上說嗎?就是我們前面專門找您看過的專案,那個沒有這個裝置,根本不可能實現。」
這時領導問道:「你已經準備進行那個專案了,我們現在能達到要求嗎?我聽了你說的引數,可是很高的,跨越是不是太大了,不需要多等幾年嗎?」
軍工的領導是知道李昭準備搞什麼了,但他沒想到李昭這麼快就開始為這個專案做準備了,畢竟李昭提出的戰機實在太先進了,現在國內的很多軍事裝備,都還是處於起步階段,現在仿造的戰機,基本還處於零件不能通用的環節,這樣的情況下,李昭要上馬一個領先兩代的戰機,他們怎麼不震驚?
李昭這時說道:「領導,現在就是準備那個專案的基本需求啊,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就是加工能力上的,大型模鍛機保證強度,五軸機床保證加工能力,現在唯獨電子技術這塊拉胯的厲害,但我們初期的目標應該能夠基本達到。而後續的改進,則是在我們拿出基礎版本之後的事情了,我們需要保證先有啊。」
李昭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先保證先有,解決有無問題,然後再由他帶動相關的專業人員,持續改進升級這款戰機。對於李昭來說,發動機他是親手造過的,而戰機圖紙他也不缺,特別是氣動佈局,他是有不少經過軟體跑過的設計的。….
現在對於李昭來說,材料沒問題了,基本上是設計沒有多大的問題,畢竟只是保證基本的飛行能力,能夠完成基本的各種機動動作,保證飛行速度、航程、實用升限,接下來就是解決加工能力問題,複雜加工有五軸五聯動的機床,雖然加工能力可能不怎麼樣,但肯定是能用的,再加上保證強度的模鍛機。
李昭覺得保證飛起來的問題不大,至於雷達、武器等系統,那都不是李昭要解決的問題,只要李昭能拿出來一款非常速度超過兩馬赫,實用升限兩萬米,最大航程超過四千米,能夠完成基本的機動動作,那麼上級沒有可能不將剩下的各個系統的專業人員派來,到時候慢慢升級就是,再差也比六爺強吧?
領導聽後,就小聲的和機械部的領導說了一下,這算是說悄悄話了,其他人都沒有聽到,不過機械部的領導聽了之後,也是兩眼放光,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看著李昭,兩人接著就小聲的交流起來,過了不久,軍工系統的領導就說道:「我們兩個剛剛大概交流了一下,原則上同意這個
專案,不過要先審一下設計圖。」
這個會又是一個虎頭蛇尾的會,畢竟李昭想要進行的專案,實在太震撼了,以至於機械部的領導都沒有說話,就原則上同意了,不過這並不意外,機械部的領導也都是軍人出身,他們都能明白一款先進戰機所代表的意義。畢竟如果真的能有一款先進戰機服役,那麼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衛國家的安全,只是這很難罷了。
現在有了李昭這麼一位,可能能夠實現的人存在,他們當然想試一試了,只是他們也需要看到東西才行,不然他們肯定也是會直接反對的,當然這個李昭是不怕的,他是有真材實料給領導看的。雖然沒有開始全部的設計,但總體圖紙他還是畫了的,到時候只需要將完成的發動機圖紙以及總體圖紙給他們看看就是。
軍工系統的領導這時接著說道:「雖然我們現在原則上同意了,但畢竟你們這個專案太大,我們也需要和上級反饋之後才能給你們明確的答覆,現在就讓專家們一起去審圖吧,我們去看看你的新專案的情況,畢竟需要有東西說服上級。」
李昭也知道這個情況,於是就吩咐研究所的人帶領導帶來的專家一起去審圖,而李昭則是帶著領導一起去看戰機已經完成的設計。這時李昭就帶著兩位領導以及蘇父和張師長一起,往自己家去了。飛機這一塊李昭為了不至於和其他圖紙搞混,一直是在家裡畫的,現在都鎖在了他家書房的保險櫃裡。
很快到了李昭的書房門口,兩位第一次到李昭家的領導也是首次見到這樣的花園,這時機械部的領導說道:「好啊,還是你這裡好,我們雖然知道給你弄了一個樓頂的暖房花園,倒是沒有見過,今天算是開了眼界了,還是老蘇有想法。」….
蘇父這時說道:「這也是領導關愛,給批的錢夠多才行,不然我也建不起來。」
這時軍工系統的領導說道:「好了你就別謙虛了,說來還是你們不願意鋪張浪費,本來上級給李昭批的是允許給他建一座小院,那個可比這個花錢多的多吧?你這房子就是廠裡標配的,也就專門給修了一個玻璃暖房,花的錢估計都沒有專門建一個小院的三分之一吧?我記得給批的小院的建築面積是四百平吧?」
李昭一聽,好嗎,原來還是他吃虧了,一個小院,建築面積四百平,好傢伙,這個院子最少要有一千平吧?放在六十年後,最少上億,李昭感覺好心痛,這是真的錯過了一個億啊,現在這套房子,放在未來,加上花園也不值一千萬啊。
不過錯過了也就錯過了,現在這樣已經算是非常高調了,如果真的給他來個一千平的小院,他估計也不敢住,一旦住進去,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盯著他了,現在這樣即特殊照顧了,還沒有花那麼多錢就很好,畢竟住著也挺舒服的。
李昭這時說道:「這裡已經很好了,花這麼多錢,我都已經有點心裡不安了。」
說著李昭就帶兩位領導到花園看了一圈,最後指著還沒有種東西的那一邊說道:「過一點時間,我會種一些作物,閒暇時研究下種子,看看能不能有點收穫,算是我的一點調劑了,方向主要是雜交方面的,其他的我也做不來。」
這時機械部的領導說道:「好啊,你在農業方面的才華也確實不能埋沒,我們可都是看了今年的推廣情況報告,不得了啊,五十個農場對於三年後的預期基本都是大概翻五倍的產值,這是我們都不敢相信的,但這就是事實,沒想到你們能想的那麼周到,每個農場的生態農業模式都不太相同,都有地方的特色。」
面對領導的誇獎,李昭還是有點汗顏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主要都是農業研究所的功勞,他也就開了個頭,然後提點了幾句,最後幫著稽核然後提出了一些建議,最終的實施,都是農業研究所的人做的,他們的專業能力是李昭不能及
的。
想到這裡,李昭說道:「我也就想的多一些,但專業方面,還是和農業研究所沒法比,推廣能夠這麼成功,都是農業研究所的功勞,他們可都是最近才回來,基本各地都已經完成了秋播,可比我起到的作用大得多了。」
這時機械部的領導說道:「好了,你就別謙虛了,我們知道你起到的作用,這些技術雖然都不算難,但沒有人想到,就算再簡單又有什麼用?」
。.
居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