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成了
章節報錯
這是很正常的生產時間,畢竟以前精度不夠,都是靠八級工師傅手工打磨的,到最後一步的時候,甚至只能用絲綢之類的進行拋光。想要生產一個高精度的零件,往往就是幾個小時的不間斷打磨,而現在,這款機床不但生產速度很快,更是可以進行一微米的操作,可不就是將生產時間縮短了幾十倍嗎?
接過零件,李昭開始測量起來,測量微米級別的長度,需要用到的是微米儀,如千分尺只能估算到微米級別,對於現在這個生產精度來說,並不能提供準確的參考。很快李昭測量結束,和操作師傅商量了起來,經過測量,李昭發現裝置調校上仍然有一點瑕疵,很微弱的瑕疵,僅僅能夠引起零點幾微米的偏差。
這個誤差產生的原因,是中心軸稍有偏心,但很微小。對於這次檢測使用的三十公分長的圓柱影響不大,但換成兩三米的零件,那麼結果可能就會上升到微米級別。對於更長的零件加工,那產生的後果就會更嚴重。聽了李昭的話,師傅也測量起來,很快,得出與李昭相同的結果,再次進行調校。
接著換上一根長達兩米的鐵棒進行加工,一刀從頭車到尾,然後進行截斷,再次進行測量。這次使用的是一根火炮的炮管,直徑是比較粗的,對於中間部位的影響比較小。經過測量之後,李昭非常滿意,又交給操作師傅,讓他也測量一下,得到與李昭同樣的結果,接著軍工廠的總工等人,同樣進行測量。
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面露喜色,最後所有人都看著李昭,包括組長,經過一天的組裝與測試,專案算是成功了。在眾人的注視下,李昭大聲宣佈道:“我宣佈,我們的機床系列,車床專案,達到設計要求,我們的專案,成功了。”
這時所有人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這就代表著,整個機床行業,翻開了新的篇章。以後的機床,除了進行數控化,普通的機床都只需要進行相應的特殊設計就可以了,想要進一步提高精度,已經非常困難了。
這時組長拉著李昭說道:“走我們一起去給上級報喜。”接著拉著李昭和軍工廠的廠長一起,往廠長辦公室走去,很快就見組長開始不停的說道,給我叫某某領導,不多時,新型高精度機床研製成功的訊息就傳遍了京城。
彙報完成,組長說道:“現在車床已經成功了,那麼其他的如銑床、刨床等應該都沒有什麼問題了吧?關於生產你有什麼打算?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李昭見組長問,說道:“這個主要是看領導的安排吧,您肯定比我們考慮的全面,而且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形成規模優勢才是最重要的。”
這事讓李昭怎麼說?他倒是希望能夠第一時間將材料廠還有軋鋼廠配備起來,畢竟他後面準備搞得車輛,必須要新的機床才能完成主要零件的生產。如果不用新的機床,想要達到各個零件的精度,那需要的高階技工,那就太多了。
要知道李昭現在搞出來的裝置,就是讓中級技工,也能發揮出高階技工甚至頂級技工的實力來,對於生產效率的提高,絕對不是一星半點的,可以說是提升了幾十倍的,當然對於普通零件的影響並不大,而對於高精度的零件,那影響就大了。就如軍工廠生產的發動機,原本一個月只能產十臺,現在可以產幾百臺。
這就是高效能裝置的厲害之處,原先需要手工幾小時才能打磨出來的零件,現在可能只需要原來幾十分之一了,這就是巨大的提升,也是裝置的意義所在。
見李昭這麼說,組長放心下來,他也是怕李招直接提出先裝備材料廠或者軋鋼廠,現在首先需要換裝的就是軍工廠了,畢竟現在就軍工廠的實力最強,也能最快的形成優勢,如果直接裝備其他工廠,很可能耽誤機床快速形成規模。
組長這時接著道:“那好,這樣的話,我就按照計劃安排了,首先就是讓軍工廠形成(本章未完!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成了
規模,接著就是機床廠,材料廠以及軋鋼廠只能放在第三了。畢竟這兩個工廠是目前京城實力最強的兩個工廠了,他們先裝備起來才能迅速擴大規模。”
回到車間,這裡已經開始加工零件了,周圍都是圍觀的人員,實在是這臺裝置太震撼了,已經顛覆了這些人對裝置的認知,實在是這個跨度對於他們來說太大了。他們還在使用加工精度在幾絲到幾十絲的裝備呢,現在突然來了一臺加工精度是十分之一絲的裝置,怎麼能不震驚?這直接就是幾十年的跨度。
這一次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這次車床的成功已經代表著這一重大專案的成功,這一專案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剩下的機床就不需要李昭再去操心了,他只需要等著裝置、工人到場就可以了,畢竟有了這次的經驗,其他的也不是什麼問題了,因為核心思想是相通的,李昭也詳細說了安裝的核心思路。
第二天一早,李昭首先去向蘇父報喜,見了面李昭說道:“爸,機床專案昨天完成了第一臺車床的安裝,檢測後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而且在精度上,只要零件加工精度足夠高,還能稍微超出一些,整個專案算是完全成功了。”
蘇父聽了也很高興,說道:“什麼時候會裝備我們廠,問了沒有?”
李昭笑道:“問了,估計最快也要到六月,晚的話可能要到七月。現在生產速度還很慢,首先仍然是需要裝備軍工廠以及機床廠,這兩個工廠畢竟是現在機加工實力最強的兩個廠,只有先裝備他們,才能最快形成規模。”
蘇父聽了這話,想了一陣問道:“你說我們有沒有必要裝備一批差一些的機床,和新機床形成高低搭配?要是到七月份的話,時間等的有點太久了,還不如搞一些裝置訓練員工呢,你看這樣有沒有可操作性?”
李昭想了想說道:“可以倒是可以,不過不需要買太多,還有我們的新宿舍樓什麼時候建好?買了裝置,如果將調給我們的員工要過來,別沒地方住啊?”
蘇父笑道:“這個你就放心吧,第二批宿舍樓也就在六月中下旬就能完成。現在有塔吊配合,只要混凝土強度夠,就能進行下一層的施工,我們宿舍也只是六層樓,比住宅樓快得多,第二批將會完成八棟,和研究所的是相通規格的。”
李昭這麼一聽,也就放心了,這八棟建成,那基本安排員工就算是沒有什麼問題了。想了想,李昭問道:“那這些樓準備安排成幾人間?這次估計最多的還是士兵的家屬來住,如果都搞成兩人間,也住不了那麼多人啊。”
李昭的擔心可不是多餘的,現在雖然沒有完全統計會有多少人過來,但最終的數字,根據李昭估計,可能會有三千到五千人,多的話可能有六七千人。就這八棟宿舍,如果每個房間只住兩人,那麼可能就需要最少三四千個房間,現在每棟樓也就五十六個房間,一棟樓也就只能安排四千多人,很可能安排不下。
這時蘇父笑道:“怎麼可能只安排兩個人,這次每個房間會安排六到八個人,儘量按家庭的模式安排房間,一個宿舍儘量只安排一到兩家人。當然如果來的人少,就會多個家庭的安排一起,老張已經許下了承諾,我們含著淚也得接收啊。”
李昭也點頭稱是,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泡麵大賣了,這樣的話,就能儘可能多安排人了。泡麵廠雖然安排不了那麼多人,但陶瓷廠能安排啊,灌漿法是快一些的,但最多也不過三百左右,這還是有機器裝置輔助的情況下的。
而整個生產過程需要的人工就太多,初期估計千八百人就夠了,但只要泡麵銷售量能起來,那就都不是問題了,另外還有一個軋鋼廠的電器專案等著。除此之外當然還能生產各種瓷器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增加點專案唄。
想著李昭也是嘆氣說道:“現在我們還是剛起步,安排人太困難了,現在這能寄希望於泡麵大賣(本章未完!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成了
了,對了關於泡麵怎麼銷售您有什麼想法沒有?我是這麼想的,給我們關係比較好的兄弟企業送一批,讓他們發給員工,當福利。咱們這一次直接按照幾萬塊的送,爭取一下子開啟影響力。”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