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東聽後,眉頭微皺,沉默片刻後說道:「我們重新編寫教材,是為了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需求,是為了培養真正有競爭力的人才。

「不能因為教育部的一時不認可,就放棄這個重要的革新,相反,我們應該更加堅定地走下去,用事實來證明我們的教材編寫的正確性和前瞻性。」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要有所突破。」

李星北聽後,心中一陣激動,忍不住感嘆道:「是啊,現在大學的課堂知識太陳舊了,雖然教材的版本經常更新,但內容卻沒有什麼實質的變化。」

「目前我們公司擁有的技術水平,已經遠遠高於高等教育。」

「就算是珠三角的那些小作坊式的企業,他們所擁有的裝置、理念,都比很多高校的試驗裝置,教學理念還要先進。」

陳偉東點頭,又問道:「我們周邊的一些大學,他們持有什麼樣態度呢?」

「還好,像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南方科技大學之類的,因為我們經常派出研究員,抽空到他們學校講學,所以他們的學生對我們編寫的教材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校方,也比較支援。」

李星北略有欣慰的回答道。

「很好,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快,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我們可以和這些大學合作,將我們的新教材作為選修課程,透過教材考試的學生,我們可以優先聘用。這樣,既可以檢驗教材的實際效果,也可以為我們的公司儲備更多優秀的人才。」

李星北點頭,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陳偉東繼續說道:「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別的高校來為我們培養人才。」

「現在社會進步飛快,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們需要更多具有創新、發散思維的人才,來適應這種變化。」

「所以,我還可以考慮自己成立一所大學,來培養相關專業的人才。」

李星北聽完他說的,思考了一陣,說道:「開辦一所大學的話,問題不大,我可以找一些院士研究員,聯名向教育部申請,但是我們的生源,也是透過全國高考成績來篩選嗎?」

「當然不是!我們要培養的是某個學科的專才,所以不要侷限於高考,可以從社會上直接吸納。」

「無論他什麼年齡、學歷、高考多少分,只要能透過我們研究人員的考核標準,都可以直接錄用。」

「總之,做到寬進嚴出就行。」

「在沒有完成相關成績之前,堅決不能給予畢業。」

「學生畢業之後,優先錄用進我們公司,也可以讓他們自行選擇去留。」

「陳總,那這不是和職業教育學校差不多嗎?」

「你可以這麼認為,但我們需要明白,這個社會真正有價值的永遠是技術,而不是一紙學歷,專業的技術型人才才是企業發展最為需要的。」

「具體的,就要由你們自己去把控了。」

「我明白了!」

.....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將開辦大學的事,做了簡單的規劃。

這件事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籌備和建設。

儘管現在無窮大公司,對技能型人才給予了很高的待遇,但在社會普遍的意識形態中,對他們的認可度仍然很低。

就像清北畢業生,和八級技工相比。

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清北畢業的「學術性人才」更有前途。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高考成績和名校背景,往往被視為衡量一個人能力和價值的重要標準。

這種觀念導致社會對清北畢業生的認可度較高,而對技工等技能型人才存在一定的偏見。

實際上,八級技工代表著我國工業領域中的最高水平,是技能人才中的佼佼者,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對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的作用,遠遠超出大部分清北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