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機率事件,你儘管放手去做吧,不要有太多的顧慮。”

陳偉東微微點頭,再次確認了自己的觀點。

經濟是經濟,金融是金融,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但在金融領域,對華夏經濟的未來趨勢,沒有人比他更有信心。

作為一個“過來人”。

他非常清楚,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國內下半年開始,外貿出口量就會急轉直下。

三架馬車之一的“出口”,遇到阻力,必然會拖累全年的經濟資料。

這是國家不想看到的。

因此,為了維持多年以來的經濟增速,決策層在這個美元弱勢,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關口,推出一系列穩定經濟和財政的貨幣政策,就顯得非常合乎情理了。

這些政策的總規模將會達到四萬億人民幣左右,因此被統稱為“四萬億計劃”。

透過四萬億計劃,提高政府支出,提高就業、消費、加快內迴圈,從而避免出現經濟下滑的趨勢。

這個計劃的理論基礎,就是凱恩斯主義。

核心主旨就是讓政府開印鈔機,印錢,然後投資建設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

透過這些大規模的建設工程,刺激機械、鋼鐵、建築等行業的發展。

隨著這些行業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將會大大擴大,原有的衰退將被克服。

從各方面來看,凱恩斯主義對經濟發展的促進,起到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但這個理論也不是沒有弊端。

因為歸根結底,它是建立在貨幣超發的基礎上,才得以實施。

這其中的環節,一個控制不好,就很容易造成貨幣供應量和通貨膨脹的大幅度增加。

最後導致放出來的“水”,實際會遠遠大於四萬億。

另一方面,“四萬億計劃”低估了資本的逐利性。

大量資金流向了房地產這個來錢快的領域,誘發了房產熱。

相反,最需要資金的製造業,卻得不到足夠的資金保障。

這就是四萬億計劃最大的弊端。

這也是陳偉東,對投資房地產始終有些牴觸的原因之一。

不過,任何時代出現的經濟理論,都有它自身的侷限性。

我們不能苛求現在做的事,放在將來也一定正確。

至少在當下,針對經濟下行,沒有比“四萬億計劃”更好的解決辦法。

所以他捎帶提醒了一下陳杰,希望他儘可能關注一下製造業板塊,幫助製造業回血。

畢竟,這個時候是製造業的最佳轉型期,只有促進資本湧入製造業,才能有效推動整個產業的技術升級。

陳偉東一股腦說了許多,突然感覺有些乏了。

他們從歐洲回來,坐了十個小時的飛機,落地之後又應酬了大半天,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好好休息過。

之所以熬夜到現在,主要還是為了倒時差。

不然那種又困又睡不著的感覺,更加折磨人。

“阿偉,時間不早了,你們先休息吧,到時候有空我們再討論。”陳杰見陳偉東這幅昏昏欲睡的模樣,又看了一眼手錶上的時間,儘管內心還有許多困惑,但也不好再繼續提問。

現在已經是凌晨五點四十分,再過半小時都要天亮了,但他依然精神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