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證券分析師(第1/3頁)
章節報錯
早上八點,李舟在附近停好車之後,右手夾著檔案包,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公司。
公司雖然規定,職員的上班時間為早上8:30,但他作為公司首席分析師,每個工作日還是習慣性的提前半個小時到崗。
這不僅是為了應對一些突發狀況,也是因為A股有部分上市公司,很喜歡在早盤釋出公告。
這時,一樓的交易大廳已經來了少“職業股民”。
大多數都是一些本地拆遷戶和老年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盤前心得體會。
他們見到李舟來了,都非常熱情的向他打招呼。
李舟也微笑回應,完全沒有其他證券行業高管的那種距離感。
說起來,他並不是粵洲本地人,而是土生土長的香江人,公司從私募轉公募之後,為了有更廣闊的職業前景,他響應公司的號召,來到內地發展。
一年多的時間,他已經完全習慣了這裡的人文風俗。
記得當時,他在來內地之前,心裡甚至都已經做好了艱苦奮鬥的準備。
因為不少香江人,對內地的固有印象,就是髒(環境)、亂(社會)、差(治安)。
而香江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十分國際化,有著各大服裝品牌,世界各地美食彙集,國際酒店也有不少。
在許多香江本地人的眼裡,從香江到內地發展,就等於是從城裡到鄉下。
李舟曾經也是這樣想的,但自從來到華南市之後,他發現自己以前的觀念,真是要倒過來了。
總公司在這片土地耕耘接近十年,帶動半導體、計算機、精密儀器、高階製造等多個高新產業發展,當地起碼有上千家公司因此而受益。
華南市的發展,是肉眼可見的。
企業有錢了,國家的稅收也就多了。
稅收多了,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行業,也就增加了投入。
現在華南市的大街上,隨處都能見到清潔工人,在勤勞的維護道路環境。
這座正在飛速崛起的時代新城,起碼在城市建設方面,已經和香江不相上下。
飲食方面就更別說了。
粵洲被稱為“大吃省”,在這裡天南地北,各個省份的美食都能找到。
可以滿足任何口味挑剔的人。
他來這裡一年多,胖了十幾斤,就是最好的佐證。
其次,雖然二者僅一江之隔,但內地的物價,實在是比香江便宜太多了。
香江一瓶最便宜的礦泉水,也得8港幣,一碗麵40港幣起步,街邊小餐館吃炒菜的話,素菜60起步,葷菜80起步。
而華南市的物價,大約只有香江的六分之一。
以他現在每月十二萬人民幣的薪水,根本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