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這個行業,銷量並不能說明一切。

後世的蘋果手機,出貨量只佔據市場20%的份額,但在利潤方面卻佔了全球手機行業85%的利潤。

無窮大公司率先進入智慧手機時代,只需要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就可以在世界手機市場,逐漸形成了一個絕對的壟斷水平。

之所以不走高階(高價)路線,一方面是為了讓智慧手機能夠快速普及,其次售價壓的偏低,也可以在無形中,打消很多公司進入這個市場的想法。

陳偉東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依靠手機的銷量來賺錢。

甚至在特殊情況下,這些手機白送都行。

就拿這個時期的按鍵機來說,雖然硬體方面還算優秀,但利潤增長點還是太少了。

當使用者購買一臺新手機後,就意味著他短期的商業價值已經被榨乾了。

因為人們起碼也會將這臺手機用上一兩年,才會考慮換新機。

而按鍵機,在功能方面,也無非就是打打電話,發發簡訊,這些業務根本賺不了幾個錢,就算有,也被電信公司拿走了。

真正能讓使用者心甘情願掏錢的,永遠是手機裡面的軟體,以及各種附帶的增值業務。

例如遊戲、影片、音樂、訂閱等等。

智慧手機整合了這個世界上最高的科技結晶,只有透過這個載體,才能將應用軟體的各種複雜功能實現,併發揮到極致。

這也是為什麼智慧手機出現後,傳統的按鍵機,會這麼快被市場淘汰的緣故。

無窮大公司無論是在PC還是手機端,軟體方面,都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

只要使用者使用他們的電腦、手機,就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他們開發的軟體。

這才是真正的壟斷。

而不是千方百計的打壓、詆譭同行。

這種手段太低階了。

陳偉東自信,軟體方面,他們已經做到了最好,如果不是這樣,無窮大公司追趕西方技術的腳步,也不會這麼快。

只不過站在重生者的角度,他也意識到了軟體行業的上限。

雖然在未來的十幾年,華夏的軟體業會迎來一段極其繁榮的時期,但終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現實中的科研進度想要再次加速,從而超過西方,並持續領先,達到對方不可企及的高度,軟體上的潛力已經挖掘殆盡。

必須要另闢道路。

不僅如此,華夏想要發展數字經濟,做產業升級、做生產力的躍遷,那麼高強度的計算機算力,是發展的必要條件。

這是真正卡脖子的技術。

這些年,隨著無窮大公司的崛起,家大業大,自身的科技水平也在突飛猛進。

並且,從發展道路來說,無窮大公司和西方的技術,已經出現了分叉,對於獲得一些西方先進的技術,陳偉東已經不是那麼感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