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久違的支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電子實驗室和計算機部門,攻關會議開了很久,才初步確定了一個這樣的解決辦法:
第一,從歐美市場,購買配套的處理晶片,以計算機接收慣性測量儀器得到的定位資料,採用更精準,更快速的定位方式,改善導彈的精確度。
第二,改進導彈的尾翼伺服系統,將原始的機械傳動結構,換成更先進的電傳結構。
這兩個改進方案,都可以採用目前已經成熟的制導技術。
是唯一不需要對導彈動大手術的解決方案。
只是,這樣改進後,導彈雖然在飛行末端,透過計算機控制,調整姿態,可以取得比以前更好的精確度,但總歸導彈的本身效能太差。
理想狀態下,也只能將導彈的命中精度,提高到三百米圓周範圍以內。
至於實戰中,能否達到這樣的效果,都還很難說。
等到電子實驗室,取得進展,製作出實物的時候,林澤巨就讓人把這些東西,透過海運,秘密送到了國外。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非常清楚,陳偉東想要做什麼了。
都是男人,平時不可能不關注世界新聞,根據這些,再聯想結合一下,這套系統的最終用處,不言而喻。
只不過,大家都簽了保密協議。
出了公司,誰也不會再多說一句跟工作有關的事情。
哪怕是和家人。
陳偉東知道,一個改進的飛毛腿制導系統,挽救不了薩達姆失敗的命運,但卻可以讓美軍流更多的血。
十二月二十八日。
薩達姆在他的王宮清真室內,虔誠的祈禱著。
在伊拉克,薩達姆的秘密據點很多,有時候,在半夜,他就會帶著家人、指揮系統突然搬家。
這些,是他對抗美軍空襲的唯一方法。
畢竟,在海灣戰爭的時候,“斬首行動”可是美軍最喜歡用的戰術,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用來對付自己。
每一個秘密據點,其鋼筋水泥牆壁,厚度都達到了兩米以上。
開戰僅僅一週多一點,薩達姆的臉頰,就有些凹陷了。
只不過,他的鬍子,還是梳理的那麼整齊,頭髮一絲不亂,每天都軍容整潔,眼神依舊那麼堅定,聲音還是那麼洪亮。
但是,他祈禱的時間更多、更頻繁了。
出現在士兵們面前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
他毫不懷疑,當美軍發動地面進攻的時候,他經歷過多次戰爭考驗計程車兵們,一定能給予對方沉重打擊,會讓美軍血流成河!
可是,對方遲遲不發動地面進攻。
懦弱的米國人,不敢和他的精銳衛隊,正面交鋒,卻不管白天黑夜,不停的在他們頭上進行轟炸。
B2、B1B、B52型轟炸機多國部隊的導彈、鐳射制導炸彈,就像不要錢一般,每天如雨點般落在他的軍隊頭上。
這個時候,雖然他有百萬大軍,卻無用武之地。
薩達姆有些後悔,早知道米國人鐵了心要動手,他就應該在當初,只有幾萬美軍的時候,衝過伊沙之間的沙漠地帶,和對方決一死戰。
然而,現在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伊軍面對幾十萬嚴陣以待的多國部隊,面對對方數千架飛機,各種導彈的轟擊,再衝過十幾公里的沙漠地帶,那就是自尋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