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加州小木屋(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幾年,我們確實流失太多人才了。”
陳偉東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根本無法為這件事做出辯解。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
要不是當初我們大量人才流出海外,導致很多行業的技術斷層,後來的幾十年也不會追趕的如此艱辛。
“馬先生,你有沒有考慮過回國,繼續為國家做貢獻,現在國內已經開放,走市場化經濟,完全不一樣了啊。”李雲喉嚨滑動了幾下,終於鼓起勇氣,向前一步詢問道。
“呵呵,我在這裡已經習慣了....”
馬建成微微搖頭,似笑非笑的表情,更是讓李雲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把話接下去。
“馬先生,可以帶我們參觀一下您的辦公地點嗎?我們想進一步瞭解矽谷。”陳偉東見他不想談論這個,只能順勢轉移了話題。
“當然可以。”馬建成點了點頭,領著他們朝遠處走去。
透過短暫的交流,他已經看出陳偉東他們幾個大機率不是普通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找不到任何銘牌,又十分得體,大機率是手工定製,價值不菲。
包括他們身後隨從一樣的三個人,那股沉穩又不失凌厲的氣質,讓他感到隱隱有些熟悉。
大概十幾年前,他在國內一家研究單位工作的時候,就曾經見過一名高階別領導,身後跟著兩位類似的保鏢。
那麼,很多東西,就不言而喻了。
陳偉東並不知道他們的身份已經被對方猜的七七八八,還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沿途的環境。
根據馬建成的介紹,他們眼前看到的這片區域,就集中了三百多家小公司。
而且很多公司都是半開放式的,以方便投資人進行參觀,熟人之間互相串門,對一些技術問題進行探討,也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雖然這裡遍地都是創業型公司,但他們的平均存活壽命,大部分都不會超過五年。
不過,只要能夠長期立足於矽谷的公司,哪怕再小,都必定具備一些過人之處。
它們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方式。
也許是依靠某項專利技術的授權費,也許是擁有某個成熟的商業化產品。
在這裡,你最經常聽到的,就是有某一家小公司,因為開發出了某項新技術、或者新產品而受到風險投資的追捧。
然後,透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一躍成為金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寵兒。
而公司創始人,股東,也搖身一變成為大富豪。
步行了一段路程後,轉過一個拐角。
他們終於來到了馬建成的住所,兼辦公場地。
一幢獨立的小木屋。
除去旁邊的車庫,從外面看起來大概只有一百平米的佔地面積。
房子的外牆上粉刷了白色油漆,估計已經有一些年月了,都開始變得微微泛黃,再配上灰色的尖房頂,是美利堅很常見的建築風格。
“為什麼加州這麼多木頭房子啊,質量會不會很差....”陳杰環視了周圍一圈,發現幾乎全是這種房子,忍不住滴咕道。
相比起紐約隨處可見的鋼筋混凝土大廈,這加州也太寒酸了,感覺還不如國內的紅磚房。
陳偉東差點笑出聲,還沒來得及向他解釋,馬建成就說道:“咳咳,其實吧,北美很多地區,都生長著大片的速生楊樹林,為人們提供了充足的木材。”
“美利堅從上世紀以來,已經建成了完整的伐木到房屋建設的產業鏈。”
“許多技術問題都已經發展的特別成熟,這使得在美利堅建設房屋的成本大大降低,就算不富裕的人,也能擁有一幢漂亮的小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