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東讓生物部門,給他送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

接下來的日子就正常的工作,空閒的時間翻閱這些資料,以及在網路上檢索相關的內容介紹。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克魯格教授給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但他並不完全相信。

世界上沒有永生不死的生物,簡單如深海中的某種的低等動物,可以存活數萬年,但最終也難免一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完全永生也並非好事。

所謂物極必反,任何事情走到極端,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惡果。

從相關的資料中,陳偉東找到了印證他想法的論據。

在學術界,端粒和端粒酶理論,並非唯一的學派,即便這個學派的理論找對了方向,但也只能在生命科學中,找到了一個研究環節,而不能最終解決這個問題。

人體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複合體,是許許多多機制相互作用的結果。

端粒酶理論只能解決細胞的分裂衰老,但人體內還存在一個生物鐘的機制,一旦達到這個生物鐘的極限,即便端粒酶沒有缺少,還是會走向死亡。

不過,端粒酶理論上,確實是一種治標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儘量延長人類的生命。

按照某些科學家所說,人類的生命極限是三千歲,就是參考了各種生命科學理論之後,得出的結論。

陳偉東不太相信這種說法。

三千年的時間太漫長了,維持這樣的壽命,估計也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想要普及大眾根本不可能。

倒是有些科學家表明,培養的人體細胞的分裂只有50代,超過50代以後,不管採用什麼方法,細胞都要衰老死亡。

透過這個理論推測,人類的壽命極限應該是在120150歲左右。

陳偉東比較傾向接受於這種看法。

這也是生物部門,目前最有希望達到的水平。

正常人類壽命是80歲左右,如果人類壽命能延長到150歲的極限,那理論上每個人都相當於多活了一次。

也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就在陳偉東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陳杰推門走了進來。

他基本每天都往外跑,很少呆在公司,在聽陳偉東講完這件事之後,倒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活那麼久。

一百五十年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活的遠遠不夠,但對有些人來說,卻只會感到厭倦。

陳偉東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頓時大為不解。

正常來說,每個人應該都是想長命百歲的,這是生物的本能追求,怎麼會嫌自己活的太長呢?

陳杰繼續說道:“你可能沒關注,兩年前銀行就推出了住房貸款,最長可以達到三十年,這意味著一個人如果買了房,在三十年的時間裡,不能生病,也不能失業。”

“但這個時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非常漫長的時間了,甚至可以說是半輩子。”

“這麼多年的如履薄冰,且不說金錢的壓力,就算是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也許你覺得,生物學的突破,讓人類的壽命延長到一百五十歲,這是造福全人類的事情。

“但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沒有生活質量,活的再長也是受罪,長壽並不能解決現有的矛盾和問題。”

“而且,這件事會給社會秩序,帶來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