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手機行業的競爭正在迅速形成。

市場日益激烈。

翻蓋手機被製造出來了,滑蓋手機也開始出現,這讓那些手機廠商,根本無暇分心研究觸控式螢幕這個領域。

再加上,現在的客戶,他們更在意手機是否結實耐用、電池續航時間長不長,等等“質量”問題,所以誰也不會浪費時間,金錢,去考慮製造市場看不上的手機。

陳偉東提出來的這個設想,索尼公司並不好看,但看在他的“巨資”份上,還是很樂意陪他瘋一把的。

因為這不僅可以累積經驗,也可以加快技術的革新。

無論怎麼看,都是雙贏。

離開索尼公司之後,陳偉東馬上就打電話聯絡了陳杰,跟他說明了前期需要的準備工作。

包括和索尼公司的一些合作細節。

想要跨越最少十年的技術壁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光是一個手機的作業系統,就不是一般的難。

雖然無窮大計算機公司,有上千名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但他們擅長的是應用軟體開發,對於如何設計一款手機作業系統,完全就是抓瞎。

最後,計算機部門經過研究討論,決定還是從模彷開始。

否則從無到有,光是摸索,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山寨,永遠是追上對方技術腳步最快的方法。

他們找來和塞班公司聯名開發的新款手機,準備先剖析塞班系統的核心,然後嘗試設計出一款簡單的作業系統,最後再加以改進....

這個時候,由於無窮大公司和精密研究所的關係緩和,不少研究人員又陸續回到了實驗室。

他們樂得嘴都合不攏了,都在交口稱讚,還是陳杰大度。

然後,就一頭鑽進了實驗室,繼續他們之前沒有完成的研究。

按理來說,他們這些“外來人員”,使用公司的儀器,是要收費的,但陳杰透過趙工瞭解到,精密研究所簡直窮的叮噹響,一年的經費都才七八百萬。

這也就讓他實在沒好意思開口要錢。

克魯格教授,也在最近一個月,和陳杰等人進行了多次討論,終於確定了研究方向。

他現在的首要目標,就是設計出一款晶片圖紙,這個難度非常大,需要很多人配合。

小小的晶片,集合了全人類的智慧,其實就連美利堅,也沒辦法完全掌握所有的環節。

一枚手機晶片的面積基本上只有10平方毫米左右,也就是和大拇指甲蓋差不多大。

而且這裡面可不是隻有cpu一個結構,其他諸如gpu,npu,isp,dac解碼晶片,基帶等等結構全部都要位列其中。

設計師要把幾十億個電晶體,排列在這個指甲大小般的區域內,並讓它們準確無誤的進行工作。

精準度就好比用筆,在上面凋刻出一整座城市。

一款晶片從圖紙階段到實物階段,大概需要經過2個步驟,分別是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

打造一款晶片就像是建造一棟大樓,而晶片設計就像給大樓設計建築圖紙。

美利堅在晶片設計領域,佔據了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