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頂禮帽,當然不可能是路登當年的那一頂。

甚至不是同一個款式。

但是,路登很喜歡。

路登沒有戴上禮帽,而是重新包裝了起來。

這麼好的帽子,要留在重要場合戴。

路登先生一直是個講究的體面人。

不能浪費這麼好一頂帽子。

將帽子和信都收好,路登坐在長桌前,開始覆盤。

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在心底覆盤,而是直接說了出來。

小樓裡的另外兩人,艾爾·尹莎,阿烏,都可能是路登的繼承者,會繼續做一些事。

路登必須教會他們一些東西。

“剛到神邦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神邦的體制很巧妙。”

路登嚥下一口溫茶,示意阿烏和艾爾坐下,繼續說道,

“神邦的權力分配,是三權分立的一種形式...”

三權分立?

阿烏和艾爾的眼中同時出現了迷茫之色,他們從未聽說過這個詞。

路登解釋道,“所謂三權,就是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

這三個詞,阿烏記在腦海裡。

路登用茶水在桌上畫出一個三角形。

“司法權,掌握在學者、法官們手中,他們負責裁決各種桉件,做出符合神聖法典的判決。

司法權的頂端,是九位大學者,他們掌握著對神聖法典的解讀。

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司法權並非掌握在大法官手中,而是大學者!”

這裡,神邦的體制極具迷惑性。

神邦設有七位大法官,九位大學者。

路登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漸入佳境,

“不要被名字迷惑了!一個職位的職責,遠比他的名稱要重要!

不要看一個人說什麼話,穿什麼衣服,要他看屁股坐在哪裡,做什麼事!”

大學者負責解讀神聖法典。

神聖法典,對神邦來講,是綱領性的文書,稱之為神聖憲法也不為過。

而大學者是從學者中選拔的,選拔過程,需要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辯論。

大學者辯論的最後一關,還需要召開神邦公民大會,透過投票從兩名候選人中,選出新任終身大學者。

換而言之,在司法權這方面,神邦竟然是民主的!

終身大學者的特殊性,一旦獲得這個職位,就獲得法理上的優勢。

因此,哪怕大學者自身和聖裔家族有關,依舊在某些事的立場上,可以和聖裔家族抗衡,不會向聖裔家族無止境妥協。

甚至,遇上了強硬派的大學者,兩者的地位還會發生兩極反轉!

路登擔任倒吊人期間,在神邦興風作浪,都沒有聖裔家族敢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