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城郊,土地廟。

幾年前,這土地廟還根本稱不上是廟。

那時候土地爺只有一個石磚壘起來的簡陋居所,大小不過三尺見方。

裡面供著一個長鬚老人的小小泥胎塑像,塑像前一個小香爐。

每年春祈的時候,務農的人會來拜拜土地爺。

某些人家家裡有人過世,也會來給土地爺稟報一聲,給這小香爐中添點香火,其他時間根本無人問津。

不過幾年前有位走丟了孩子的村婦,前來求土地爺保佑,事後第二天孩子便自己回來了。

原來只是那孩子偷偷去了有些餘財的大伯家蹭飯,又在那留宿一宿而已。

但那婦人堅信,是土地爺保佑了她的孩子,於是逢人便說城郊土地廟靈驗。

一傳十,十傳百。

家中有人走失的來拜,丟了東西的也來拜。

去年,手中田產喜獲豐收的劉員外,甚至出錢給土地爺修了座真正的小廟。

廟不大,但正經也是個有小院兒的大房子了。

又有匠人給土地爺重新燒製了一人高的塑像,將原來的小塑像換了下來。

今天你送個蒲團,明天我拉張香桉。

一來二去,這間土地廟雖小,卻變得五臟俱全起來,裡面連功德箱都擺上了。

門口還掛上一副對聯:“多少有點神氣,大小是個官兒。”

但要說真正熱鬧起來,到香火鼎盛的程度,那還是這兩三個月的事情。

這不,天至傍晚,曹縣令府上的一個家僕又來了。

“如今想拜拜土地爺都要會挑時間了,這天寒地凍的,白天人也不見少。”

“那可不,有很多人是每天都來拜的。”

“門口這兩個軍爺是哪裡派來的啊,看這氣勢可不像咱安陽城裡的老爺兵……”

“噓!瞎說什麼,你活夠了可別拉上我。”

幾個同樣想趁著人少來燒香的人有一句沒一句的往裡走。

曹府家僕也隨在後面。

這兩個近些天才守在土地廟門口的兵,他卻知道來歷。

這是那位神通廣大的孫神醫自傢俬兵。

前些天護送思齊院的人上下山,他有幸見過。

“唉,我要是能有孫神醫萬分之一的本事就好了。”

曹府家僕滴咕著,又覺得自己的異想天開有些好笑。

等前面的人拜過之後,他恭恭敬敬的給土地爺上了柱香。

“土地爺在上,等我來月拿了月錢,再和他們耍時,您老人家一定要保佑我旗開得勝,大殺四方!”

這位連求賭運,都求到土地爺身上了,也是離譜的很。

但他可不這麼覺得,迷惑了自家老爺曹縣令的妖精,當初還來土廟求子呢,他咋就不能來求賭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