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爺回到侯府,悶悶不樂。

他是真沒想到,蘇斌會被分配到大理寺,為大理寺卿副手,能看到他父親之前,遞交的狀子和資料。

也沒有想到,蘇斌會堅決的要重查此案。

按理說,像這種發生在後宅裡面的陰暗事,是不可能到大理寺去報案。

當時侯府世子到處控告無門,後來在大理寺磨了三天,他們才收下狀子。

他們也只是收下了狀子,並沒有真正的查過案。

當時大家都以為,侯府世子是處在少年叛逆期,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再鬧。

他們收下狀子,也只是想先穩定一下侯府世子的情緒。

但沒想到,到處碰壁後,世子會決絕的宣佈和侯府脫離關係,然後永遠在京城消失。

老侯爺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

那個時候,他除了氣憤,是沒有任何愧疚的,有的只是無盡的怒火。

恨自己生了一個這樣的不孝子。

用如此決絕的方式,和他脫離關係,讓他顏面無存。

當時知道這事的人都在議論紛紛。

“之前以為世子失了母親,悲痛之下想法太偏激,證據不足也想狀告侯爺的平妻。”

“現在看來,這件事應該是真的,不然世子不會離家出走。”

也有人嗤之以鼻:“離家出走,只是暫時的,像他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貴族少爺,離家出走後,怎麼有可能會有生存下去的本事?”

“我敢打賭,不久之後,他肯定會回到候府。”

也有人反駁:“你錯了吧!他可是放棄了,侯府世子的地位,他也宣佈了,和侯府脫離關係!”

“他還將宣告書送進宮裡面一份,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我看他肯定是動真格的。”

但也有人認為,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

“就算他帶走了不少銀子,但以這些貴族少年,花錢的本事,不出三年肯定坐吃山空。”

“到時候,就算沒有了世子這個身份,他也還可以,賴在侯府衣食無憂。”

“結果會怎麼樣,咱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很快一年過去了,一直關注這件事的人們發現,侯府世子並沒有回來,侯爺也因為生氣,並沒有派人去仔細尋找。

大家都還以為,世子肯定會回來。

就連侯爺都這麼認為,世子畢竟還是十多歲的少年,任何生存技巧都沒有,銀子花光之後,沒吃過苦頭的他,肯定要回到侯府。

很快三年過去了,侯府世子還是沒回來。

有的人便開始感嘆:“侯府世子也夠倔強的,這都三年了,還不肯回來。”

也有人認為:“帶去的銀子肯定已經花光了吧?但這三年來沒有任何音訊,侯府世子不會是死了吧?”

“死在外面了也不奇怪,一個少年帶那麼多銀子,身邊連個侍衛都沒有,被人謀財害命也不是奇怪的事。”

當時老侯爺聽了這些話,心裡五味雜陳,特別是看到他的其他孩子,在母親父親的寵愛之下,過著讓所有孩子都羨慕的生活,他心裡有了一點點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