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村位於長安村西南方向的天山山脈中,之前斥候曾經探查到過它的位置。

當時村裡僅有三百餘人,但短短几天時間,在大爭之世的背景之下已經漲到了六百餘人。

村子看上去一片祥和,路邊家家戶戶臉上也都掛著微笑各自忙著種地採果。

村長林風雨,青年模樣,但看上去相當成熟,在村子裡帶著村老在村中走走逛逛,看到村中的修建進度緩慢時,就微笑著叮囑兩句。

不難看出,原本的林風雨也是個見過世面的人物,待人接物如沐春風。

風雨村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挨著這天山山脈,加上林風雨領導有方,村子的內政做得很不錯。

村子東西南北四個角,都有鄉勇守護,看得出來,林風雨在軍事上也沒有荒廢。

沒升二級之前只能建立鄉勇和斥候兩種最基礎的兵種,就是這兩種兵種在他手中還是玩出了花樣。

村裡除了鄉勇之外,竟然還有羌族裝扮計程車兵在外圍遊走,想來也是得到了一些際遇。

一眼望去,村裡正在進行鄉勇的招募,風雨村人心尚可,絡繹不絕的新人排隊等待進入鄉勇的序列,軍事實力正在增強。

黃忠和常遇春兩人自從上次演武臺鬥武之後,便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黃忠經驗老道,常遇春勇猛無雙,粗中有細,兩人一路上都在商量著怎麼兵不血刃或者用最小的代價拿下村子。

他們帶出來的兵種都是些村子裡的高階兵種,騎兵有馬、弓兵是武威縣帶出來的長弓兵,行進的效率極高。

這一次,常遇春身後就舉上了長安村的纛旗,整支軍隊看上去氣勢十分恢弘。

林風雨雖然充實了村裡的武裝力量,但江長安的真實實力如何他並不清楚。

招兵買馬是想依靠在羌族的身後能夠乘虛而入奪了長安村的發展資源。

可螳螂捕蟬,黃雀就會在後!

長安村這邊,江長安處理了風雨村的安排,和徐庶兩人從村裡出來往街上走去。

張居正和崔生正在井井有條的規劃著江長安最近獲得的幾張新圖紙,酒館、造紙廠、溫泉還有最為重要的夜宴突泉。

幾個東西都對長安村源源不斷的經濟民心有著極重要的作用,好在張居正的內政能力絕對的深厚,處理這些事綽綽有餘。

村裡的私塾早已經建立了多時,這建築也是讓徐庶來到村裡最驚訝的建築。

孩童的培養,一定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之下才能去做得好。

但徐庶見到江長安現在只是村子,竟然願意修建這麼個暫時來看絲毫沒有效益的建築,對江長安更多了幾分心悅誠服的好感。

這樣的主公,才是他徐庶眼中的明君之德。

兩人逛著逛著便來到了私塾,徐庶想見識,江長安也想去看看。

顧先生教孩子們的聲音朗聲傳來,從武威縣購置的三字經、百家姓等等啟蒙書籍從顧先生的嘴裡化成一點點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們。

在古代,想要像這樣的讀書的機會,不是不多,是根本沒有。

只有官僚門第或者有地位有背景的家庭,才能擁有讀書的資格。

這些孩子當中不乏難民,小小年紀就看到了外間的疾苦,自然格外的珍稀這吃得飽穿得暖還能讀書的機會。

“孩子們,接下來我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她今天要教大家一點音律知識,大家好認真學藝。”

“好~”

孩子們奶聲奶氣的聲音傳來,江長安和徐庶站在門外,私塾的裡屋走出來的人,竟然是薛濤。

江長安眉頭一挑,沒有想到薛濤竟然會跑過來教小孩子音律,後面還跟著秦良玉在一旁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