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東邊下著醫囑,邊用冷水毛巾繼續給患者擦拭。

雖然以現在的病情,單靠蒸發散熱所產生的效果,難以維持現狀,但有總比沒有強。

鄭紅在接到指令後,已經按照吳向東的要求,快步朝檢驗科跑去。

此刻時間就是生命,鄭紅在趕,吳向東同樣在趕。

隨著鄭紅離開搶救室,現在屋裡只剩下吳向東一人。

他看著原本包裝好的冰棒,此時已經在患者身上漲包,逐漸化成了水。

吳向東再次拿體溫表測了一下患者目前的體溫,還是40℃,跟之前沒有任何的變化。

“冰塊都用完了,體溫還是沒下來,他究竟在什麼樣的高溫環境下上的班?”

吳向東心裡難免存在疑惑,不過為今之計,是如何將患者的體溫降下來。

“只能灌腸了。”吳向東決定試一試。

雖然灌腸的風險比較高,有可能造成粘膜損傷和生命體徵的變化,但此時在現有的條件下,也只能進行嘗試。

吳向東從底下第二個櫥子裡找到灌腸包,將其開啟。

裡面有一個透明塑膠袋子,可以裝灌腸液。

它的前段連線著一個小指粗的導管,長約二十公分,也是塑膠材質,但跟灌腸袋相比,材質顯得更硬。

除此之外,灌腸包裡還放著一次性的治療巾,手套,石蠟油和液體肥皂。

一般來說,需要灌腸的患者,大多數是老年患者,因為病理或生理的排便困難,才會選擇進行不保留肥皂水灌腸,以達到通便的效果。

但還有一些人,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進行保留灌腸,如肝癌、肝硬化血氨高的患者,胰腺炎的患者,亦或者喝藥自殺的患者等。

但此時吳向東所要面對的患者,是要透過冷水灌腸以達到快速降溫的作用。

他看著平躺在搶救床上的患者,評估了一下此時的狀態,然後開始準備用物。

吳向東先拿著灌腸袋來到水龍頭前,擰開開關往裡面盛了大約200毫升的涼水。

然後舉著灌腸袋走到患者床邊,把它掛在了一旁的輸液杆上。

做完這些,正巧鄭紅已經從檢驗科返回搶救室。

當她看到吳向東用石蠟油潤滑著導管前端時,這才知道他要準備給患者灌腸,於是說道:“吳大夫,血已經送到檢驗科了,由於是加急做的,他們告訴我一會就能出結果。”

“管液體庫的老師剛才我也已經打電話了,他們直接凍了一箱鹽水,說是半小時後就可以過去取。”

面對鄭紅的彙報,吳向東點了點頭,果然還是護士長辦事麻利,短短几分鐘的時間就把他交代的事情都辦好了。

“護士長,再麻煩你個事,一會幫我一塊給他翻個身。”

鄭紅點頭道:“好,是要進行左側翻身嗎?”

她知道吳向東要進行灌腸,而除了阿米巴痢疾的患者需要右側翻身外,一般患者灌腸通常都採取左側翻身的形式。

這是跟人體的解剖生理結構有關,因為直腸、乙狀結腸均偏向於腹部的左側。

所以取左側位進行灌腸,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得灌腸液體順利進入乙狀結腸和直腸中,有助於藥液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