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郎母子,只是永寧州萬千流民的縮影。

只一場秋收,乾坤集便收攏安置了數千位,來自四方的流民。

但這只是永寧州很小的一部分。

並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好運氣,最終能夠跋涉到理想的遠方。

大多數流民嚮往的去處,即便千難萬險跋涉到了,也會驚覺,最美的只是想象的模樣。

其實經過這一路的波折,楊二郎已經不敢相信永寧是什麼良善之地了。

只是心中的那份執念,支撐著他一步步往前走。

他不敢去想更遠的事情,只是拖著板車,沿著驛道。

只是向前。

因為回頭,就意味著要捨棄一些在他看來極為重要的東西。

他不願,死也不願!

所以只能向前。

一步,一步的向前。

最終,楊二郎來到了這裡,這個叫做乾坤集的地方。

直到麥田裡被青壯圍住,他都不覺得這兒有什麼不一樣。

可吃著鄭福提供的飯菜,這個經歷了那麼些風霜依舊堅強的漢子,終是鼻子酸澀難忍,淚如雨下。

這是經過長久辛苦,終於抵達的發洩,還有濃濃的後怕。

好幾次,好幾次!

只差一點,就一點點。

他將整張臉埋在碗裡,身子抖得跟篩子一樣。

“你兒子是個有孝心的,不嫌棄的話,就留在我手下幫工吧。”

從吃飯開始,鄭福就在跟楊母聊天,聽著母子倆流落至此的原因,還有觀察兩人的狀態,眼中的讚賞,便越來越濃。

作為如今乾坤集真正的管理者,自秋收起,鄭福收攏的流民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可不論孤寡還是青壯,都是按照常例。

或是安排到各個工坊,或是直接循著手藝技能給些幫扶。

這樣直接邀請的,還是第一次。

楊二郎還擱這鹹淚拌飯躊躇著呢,楊母便萬分激動的起身。

“我兒這條命,今後就拜託先生了!”

這個來自山村的農婦,此時表現出極大的魄力。

抓過楊二,便讓他給鄭福磕頭。

任憑鄭福怎麼阻攔,楊母都是執拗的讓楊二郎磕頭,口中反反覆覆唸叨著託付。

託付不託付的,鄭福也給不了什麼保證,但他對楊二卻是真正欣賞。

所以吃完了飯,就給兩人安排了住所,楊母驚喜的開始收拾屋子,並將分到的小屋當成了新家。

而鄭福則是藉著這個機會,向楊二介紹了乾坤商行的員工待遇,又照常理,詢問其自身的情況。

“今年多大。”